水保要闻

果红映“翡翠”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发展苹果业见闻
本报通讯员   王志雄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一进入被誉为“黄土高原上一块翡翠”的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南小河沟综合治理试验场的山坡路,便立刻被翠绿、清香、醇美的气息所包围,心里产生一种甜丝丝、热乎乎、心旷神怡的感觉。放眼望去,试验场半山腰一条条梯田,一行行顺势而走的果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苹果,犹如一团团红彤彤的烈火,照红了山沟,映红了“翡翠”。
    笔者在西峰局的三个试验场采访,只见近三百亩的果树连片栽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化的布局。走进果园,处处果香四溢,半斤重的苹果鲜艳水灵,红的耀眼,累累的压弯了枝头,来自陕西等地拉运果品的卡车也正在忙碌的装运着果品。
    苹果熟了,苹果丰收了,试验场的职工抬着果筐的步子也更快了。虽然在国庆长假职工也没有放假,忙着采果、装果、运果,但他们流满汗水的脸上始终露着舒心的笑容。今年虽然忙多了,但比去年的心底舒坦多了。去年春季的低温严寒,使果园内的大多数果树遭受到灭顶之灾,苹果的花朵冻死了,部分枝条也冻死了,去年的苹果产量由此减少70%左右。望着被严寒冻死的树枝,试验场的职工很伤心,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及时剪掉已冻死的枝条,增施肥料让果树休养生息。经过一年的精心管护,大面积的苹果树又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望着树枝上挂满了红艳艳、黄澄澄的苹果,职工们放心的笑了。
    说起苹果,西峰治理监督局有着说尽的自豪。早在1955年他们的科研人员就通过引进良种,建立了陇东第一个山地果园—花果山果园,开创了陇东地区苹果成园栽培的历史,为当地果园建设树立了样板。1957花果山果园开始挂果后,在国庆节前夕,局职工将第一次采摘的部分苹果装在大红漆木箱中,上书“献给党中央毛主席”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通过民航局献给毛主席,很快获得中共中央办公厅 “昔日六盘山东麓就无水果,更谈不上味美香甜的苹果了。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努力奋斗,把庆阳老区建设好”的回信赞誉。现在苹果种植已在庆阳地区推广50多万亩,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其中建立的南佐村王铁苹果点,已成为当地的典型,丰硕的果子带动着50多户村民向小康的快步迈进。
    随着2000年较大规模的甘肃通达果汁厂落户当地,这里的苹果特色产业综合开发进程明显加快。2001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在这里实施后,西峰治理监督局在建设中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更把群众的经济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负担,他们对苹果栽植这方面大力扶持当地建设者,整合其它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并组织果树栽培和管理技术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培训,编发《果树丰产栽植技术手册》、《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等科普册子和资料传单在示范区的五乡镇上利用集日进行散发,还帮助各乡镇建立起了苹果生产协会,把果树施肥、无公害管理、苹果套袋、果品贮藏等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使示范区的苹果生产从特产优势向商品经济优势转化。
    苹果生产是西峰治理监督局多年培植的创收项目,现在的苹果产业面积大了,但经济强势却还没有形成。近几年,由于苹果价格的滑坡,苹果生产出现了增产不增值的现状,对此,局领导很是忧心。不过,他们已及时采取多种优果生产方法,坚持不懈地推行果园行间种草,对果品全部进行套袋,肥料上减少化肥用量,采用农家肥,保证了果品的色艳,味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严禁安全卫生优质水果禁用农药品种,提高了果品质量。目前,他们根据已具备的条件,完全按照绿色苹果的生产标准和要求,发展无公害果品,使果品的数量、质量与创收齐头并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让苹果生产真正成为西峰局增收的摇钱树。
通讯地址:甘肃省西峰区南大街268号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745000)
电    话:0934-3699580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