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敏:构筑人水和谐的新淮河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4年10月18日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胜利的喜悦和奋进的豪情,迎来了新中国第55个华诞。翻开共和国光辉史册,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人民治淮事业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章。
一、辉煌的成就 历史的功勋
5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淮河流域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治水,取得了巨大成就,流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历史上的贫困地区变成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域内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据初步统计,55年的治淮总投入达1000多亿元,直接效益累计超过6000亿元,为总投入的6倍,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供水、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体系。
防洪除涝能力大幅度提高。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在统一规划基础上,修建各类水库57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36座;兴建加固堤防5万多km;新开挖骨干排洪河道2300余km,特别是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的完工通水,宣告了淮河700多年没有入海通道历史的终结;扩大淮河干流上中游行洪通道;兴建临淮岗等洪水控制性枢纽;对重点跨省骨干河道和低洼易涝地区进行治理;建设以水情监测、信息传输、洪水预报、通讯会商为主的防汛指挥系统等。现在,淮河流域水库总库容达270亿m3,可以有效地拦蓄山区洪水;淮河干流从上游至下游各河段的排洪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3.5倍,沂沭泗水系排洪入海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倍;现代科技支撑下的防洪指挥调度更加及时灵活。通过这些骨干工程的建设,流域防洪保护区内广大人民群众、重要城市和工矿以及重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了蓄、引、提、调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各类水利工程的年实际供水能力达600亿m3。有效灌溉面积超过9000千hm2,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流域粮食总产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00余万吨稳步增长到7500余万吨,成为国家重要的粮棉油基地。为了缓解流域内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兴建了引江、引黄等调水工程,初步建成了江水北调等跨流域、跨地区的水资源互调互济工程体系,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水资源的利用目标也从主要服务于农业拓展为服务于城市和工业,流域内工业和城镇用水量由70年代末的47亿m3增长到90年代末的105亿m3,占总用水的比重由11.8%提高到24.4%;近年来已经开始服务于生态保护,2001年、2002年分别成功实施的“引沂济淮”和“南四湖生态补水”就是范例。
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集中连片综合治理。50多年来,淮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km2,在约9万km2的丘陵山区,兴建水平梯田57万多hm2、塘坝60多万座、拦沙谷坊25万余座、水土保持林草213万多hm2,年减少泥沙流失量约1亿t,增加涵蓄水能力20多亿m3,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山区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提供了较好条件。
淮河水质污染趋势得到遏制。上世纪80年代起,淮河水质逐渐恶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首。经过初步治理,主要污染物质COD排放量已从1993年的150.14万t/年,削减到2000年的94.71万t/年。2000年全流域水质达标率比1995年上升了8.8个百分点,水质严重污染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新中国建立以来治淮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亲切的关怀 英明的决策
淮河流域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上黄河夺淮的长期后果,水旱灾害极为频繁,淮河安澜成为沿淮人民的千年期盼。淮河流域地处中原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治理淮河不仅关系到沿淮各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国家的建设和稳定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淮河治理当作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三次作出重大决策,先后12次召开治淮会议,有力地促进了治淮事业的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中央就决心治理淮河。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10月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决定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治淮委员会,统一领导治淮工作。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淮高潮。
1991年9月,针对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增加投入,协调工作,再次掀起治淮高潮。
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沿淮各级党委、政府靠前指挥,广大军民团结奋战,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努力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洪水以出路的防洪新策略,统一调度、科学防控。在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的情况下,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小于1991年,取得了2003年防汛抗洪全面胜利。
2003年防汛抗洪的成功,充分得益于50多年来特别是1991年以后建设的治淮工程,得益于采取“拦、分、蓄、滞、排”等多种措施对洪水进行科学调度。事实证明,“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规划所确定的防洪工程总体布局是科学合理的。
2003年淮河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总揽全局,作出了把治淮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建设的重大决策。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安排淮河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加快治淮工程建设总的目标:在2007年基本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行蓄洪区调整、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及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新一轮治淮高潮已在流域广袤大地上全面展开。
新中国的治淮历程,充分体现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对淮河人民的亲切关怀,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古老的淮河才能获得新生。
三、空前的机遇 严峻的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治淮建设的英明决策,给治淮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治淮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统筹安排治淮工作,将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贯彻到治淮实践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创新的思路和锐意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淮河的问题。
我国所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四大水问题,同样存在于淮河流域。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易于孕灾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水系等三大特点,进一步加大了解决四大问题的难度。因此,在迎来加快治淮建设重大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洪涝灾害仍然是淮河的心腹之患。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2003年淮河防汛抗洪工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今后在制订防洪规划、部署工程建设中,我们仍要进一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尤其是人与水矛盾比较突出的行蓄洪区,迫切需要解决群众的居住安全等问题。2003年洪水过后,已开始对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群众实施移民迁建。在新的流域防洪规划中,要结合河道整治,继续实施行蓄洪区调整、改造工程,以达到洪水畅其道,群众安其居的目的。淮河流域低洼易涝面积约6700千hm2,其中大部分排涝标准很低,导致涝灾损失严重。淮河流域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改善重点平原洼地排涝条件,对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坚持“洪涝兼治”原则,在新的治淮高潮中,将治涝列入重点工程建设,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适度提高这些地区的除涝标准。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淮河流域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都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流域性或区域性的干旱经常发生。淮北部分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工业和城市用水水源还缺乏可靠的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对水资源短缺的认识不足,生产和生活用水浪费现象还很严重。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我们首先要编制好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在“摸清家底”、分析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及配置方案,明确初始水权,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这既是流域管理的需要,更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做好“南水北调”、“引江济淮”等水资源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完善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第三要研究制定旱情紧急情况下的应对预案,发挥现有水工程潜在的兴利作用,增加水资源调蓄能力;继续做好淮河与沂沭泗两大水系水资源的互济互补工作。
解决淮河流域缺水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在于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有待加强。根据2002年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片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63万km2,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山丘区。以坡耕地和“四荒”地为主要策源地的水土流失分布广;缺乏科学规划的开垦和开发建设项目造成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在新一轮治淮高潮中,要抓紧做好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提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要结合不同区域特点,研究探索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措施,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示范试点;要尽快建设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强化预防监督工作,坚决控制人为水土流失;要突出重点,增加投入,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加快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水污染防治工作仍有较大的差距。2001年之后,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增加,水污染呈现加重趋势;反映供水水质安全状况的150个重点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足50%。水污染的反弹加之水资源短缺,致使流域水生态环境脆弱,部分污染严重河道的水体已经丧失水功能。淮河水污染治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流域机构要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总体目标出发,当好河流的代言人;要严格履行《水法》规定职责,重点抓好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和建立入河排污许可制度等方面的工作;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建立水质预警预报和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反应系统,保障供水安全;发挥水利部门的优势,进一步做好水污染联防工作;完善水利工程的调蓄控制功能,继续保持合理生态流量,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
治理淮河是一项融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人们对淮河的认识也还有不断深化和调整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保证治淮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时刻,我们回顾和总结治淮事业的光辉历程,倍感自豪和骄傲,也深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成绩,开拓进取,推进伟大的治淮事业,为构筑人水和谐的新淮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