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短评:长江何以“长治”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周长征
    实施了十五年“长治”工程,累计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有效解决了1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使治理区800多万人脱贫致富,取得了造福流域亿万人民的巨大成效。
    “长治”工程何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分析“长治”工程走过的15年历程,不难看出个中缘由:“长治”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始终坚持了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共同推进的组织保障机制;在于它始终着眼于维系国家生态安全,坚持了科学的防治线路;在于它始终坚持了严格管理、不断创新的机制,为保证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上缘由固然成立,但笔者以为,“长治”工程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始终将水土流失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天。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农民耕种收入低下,于是破土开荒,广种薄收,这又导致进一步的水土流失,如此往复,陷入恶性循环怪圈。“长治”工程在发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将国家治理水土流失的宏观生态目标融入山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微观经济活动中,将改造坡耕地,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经济果木林、增加农民收入为治理主攻方向,这些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措施,改变了项目区生产条件落后、生活贫苦的局面,使农民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从而愿意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恶劣和群众生活贫困交织的双重困扰,实现了国家生态效益显著、农民增产增收双赢。
    “长治”的经验证明,只有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国家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统一,将治理投入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有效地实现“长江长治”。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