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局长周月鲁:黄河源区生态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 黄河源区是黄河的发源地。近年来由于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保护好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搞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第一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黄河源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关键措施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前期基础工作,加大源区生态修复的力度,全面推进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黄河源区 生态问题 防治 对策
黄河源区是黄河的发源地,这里雪山连绵,河流、湖泊众多,是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被称为黄河的“水塔”。然而,目前黄河源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黄河的治理开发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正确认识黄河源区的生态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快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步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黄河源区概况及主要生态问题
1、黄河源区概况
黄河源区是指龙羊峡水库以上黄河流域的范围。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涉及青海、四川、甘肃三省的6个州、18个县,总面积约13.2万km2。
黄河源区属典型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3000-5000m。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依次相间分布于河源区的南部和中部。区内起伏平缓,湖泊、沼泽众多,河流切割作用微弱,河床比降小平均仅为1.38-2.3%。
黄河源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700mm之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年均大风日数达75—128天,是整个青藏高原大风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且大多集中在11—5月,期间正好是黄河源区干旱频发期,干旱发生的频率达25—50%。
区内共有入黄一级支流5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 km2以上的有4条。有湖泊5300多个,黄河流域最大的两个淡水湖—鄂陵湖和扎陵湖就在该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232.42亿m3,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占总径流量的95.9%,年平均输沙量8814万t。
该区土壤发育较原始,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为经度地带性明显,纬度地带性不显著。北部地区主要以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为主,南部主要是高山草原土、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土壤大多厚度薄、质地粗、保水性能差、肥力较低,易受侵蚀而造成水土流失。
区内植被类型较复杂,总体上植被稀疏,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三个基本类型,草原植被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目前,人工、天然林面积为4.63万hm2。
黄河源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藏、汉、回、羌、蒙古等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45.39万人,而且多集中在县、乡城镇,人口密度4人/km2。该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不发达,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85%。区内交通、通讯极为不便,经济文化落后。
2、主要生态问题
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黄河源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交错并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源区各种开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修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矿产资源等人为活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部分优良草场和天然植被,新的人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非法淘金、采药、挖沙以及对原生植被的滥伐滥垦,也造成黄河源区植被大面积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根据水利部1999年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4.55万km2,其中水力侵蚀2.2万km2,占48.3%;风力侵蚀1.1万km2,占24.3%;冻融侵蚀1.2万km2,占27.02%。与1995年调查结果相比,水土流失的广度和深度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增加了56t/km2.a,达2900t/ km2.a。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使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且加剧了干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每年输入龙羊峡水库的沙量达134万m3,严重威胁着龙羊峡水电站的运行安全。
(2)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加剧。
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黄河源区仍然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植被覆盖度大,草场高度在1m以上,长势好,品种多。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超载放牧、垦草种粮等现象日趋严重。加之在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中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致使黄河源区草场严重退化,土地沙化加剧。
据调查,黄河源区上世纪80-90年代年均草原退化速率比70-80年代增加了3倍多。截至目前,黄河源区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近7.33万km2,占草场总面积的78%。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草地退化1.61万km2,约占全县草地面积的83%,有7000多人成为生态难民。玉树州曲麻莱县就有3300 km2的草场被开挖,草地严重沙化。由于草场大面积沙化,给当地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地处黄河源头纯牧业的玛多县,90年代年均牲畜存栏数比1979年下降了58.4%,人均占有量下降了65.7%,38%的牧民被迫迁移他乡。
土地荒漠化的年均增加速率也由70-80年代的3.9%剧增至80-90年代的11.8—20%,并呈逐年加快趋势。共和盆地是土地荒漠化速度最快的区域,年均增加2.8%。
(3)鼠害分布广、日益猖獗。
由于草场退化和沙化,鹰、狐等鼠类天地赖以生存的条件逐渐消失,致使鼠害猖獗。以食草为生的高原鼠兔和以食草根为生的鼢鼠对草场破坏极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调查,青海省鼠害发生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9%;果洛州平均每公顷有高原鼠兔120只、鼠兔洞口1624个,每年消耗牧草47亿公斤,相当于286万只羊1年的饲草量。鼠类在草地上的啃食、掘洞造成大面积的裸地,年复一年形成寸草不生的“黑土滩”。黄河源区草场中“黑土滩”的面积达3.33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35%左右。
(4)水源涵养功能减退。
由于黄河源区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源区水源涵养调节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湿地缩小、湖泊萎缩、径流减少。近年来源区许多小湖泊消失或成为盐沼地,湿地变为旱草滩。黄河源头的两大“蓄水池”鄂陵湖和扎陵湖水位已经下降了2m以上,并且两湖间曾经发生过断流。目前,鄂陵湖出湖水量只有3m3/s。黄河源头河段1997年也出现了断流,1998年曾创下了断流98天的记录。由于径流减少、水位低,黄河源头玛多县水电站建成后长期不能启用发电。黄河干流上游青海段1988-1996年9年间平均径流量比过去34年的平均径流量减少了23.2%。黄河源区径流量的锐减也是造成黄河中下游断流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5)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
青藏高原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区系和植被类型,被誉为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草地植被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导致了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恶化、分布区域缩小。加上人为猎捕野生动物和大量采掘珍贵药材等植物,使黄河源区特有的动、植物种群数量大为减少,一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目前,黄河源区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20%。
二、近年来为保护源区生态环境开展的工作
针对黄河源区日趋恶化的生态问题,为保护母亲河,强化该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保护工作,有效防止人为水土流失,促进源区生态的自我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黄委组织青海、四川两省开展了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1年,黄委启动了“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该工程涉及青海、四川两省的5个州、15个县,项目区总面积12.1万 km2,实施期5年,今年是第3年,目前工程按照实施方案进展顺利。该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执法与法规体系建设。
自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首先开展了水土保持执法与法规体系建设。截至目前,项目涉及的黄河源区2省、5州、15县全部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机构,按编委编制设专职人员3-6名。配备了必要的监督执法装备,开展了执法培训工作。使该区域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第一次有了机构、人员和设备,填补了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空白。
青海、四川两省及各州、县按照项目计划任务,根据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订了《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目标责任制度》、《水土保持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水土保持行政执法错误追究制度》、《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管理、培训制度》、《水土保持方案登记、审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源区特色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为全面开展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法规基础。
项目实施三年来,黄河源区各省、州、县共投入专项宣传经费近30万多元,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广泛深入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先后发放宣传材料2.4万份,张贴宣传标语600条,在城镇周围、交通要道和生态自我修复试点区设立水土保持大型宣传设施6座、固定宣传牌60多块、宣传碑53座,宣传覆盖面达90%,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和防治水土流失的自觉性。
(3)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
组织开展了源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青海、四川两省及各州、县对辖区内造成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采石厂、砖瓦厂、采砂场、煤矿和金矿等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青藏铁路、青藏公路、西久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公路、同仁至赛尔龙公路等国家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并督促其它开发建设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7起,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39.1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首次开展了源区人为水土流失调查,同时完成了“三区”划定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区5个州、15个县的水利水务部门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成因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辖区内社会经济、林草植被、矿产资源、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县为单位划分出了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了技术依据。
(4)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
以该项目实施为契机,结合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开展了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截至目前,黄河源区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的有7个县,总面积9万hm2,共实施围栏封育10630km2。据对比监测,贵南县巴洛乎滩生态修复试点区的草场封禁3年后,平均亩产牧草达到270.68kg,比同类未封育草场增产99%,牧草增加总量达135.34万kg,植被覆盖度增加了75%;玛多县扎陵湖生态修复区经过一年的围栏封育,经测定封育区内的鲜草产量达95kg/亩,比未封育草场增产90%。通过开展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和生物生长量,提高了草场涵养水源能力,减缓了草场沙化和退化的速度,为下一步大面积开展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1)完成了黄河源区1995年、1998年、2000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建立了黄河源区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库。
1998年—2002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遥感监测中心以1998年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以“3S”技术为依托,完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普查项目,获得了1998年黄河源区土壤侵蚀数据。2002年7月—2004年7月,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遥感监测中心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侧中心合作完成了“黄河源头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区水土流失背景调查”项目。该项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从遥感影像上提取专题信息,获得了黄河源区1995年和2000年的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数据。同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2.5m高分辨率卫星影像(SPOT)获取了典型流域的土地利用、地形坡度、坡向、植被盖度、土壤侵蚀及其空间分布等资料。经野外调查验证,解译结果精度可靠。以上项目建立了黄河源区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库,为今后开展源区生态修复和保护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2)开发了黄河源区三维可视化查询系统。
2004年上半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遥感监测中心利用利用5m分辨率的SPOT5卫星2003年冬态影像和1:5万比例尺数字高程数据,开发完成了扎陵湖以上7200 km2黄河源区范围的三维可视化查询系统。该系统能够清楚地再现源头区的真实地貌,可实现任意高度、任意角度的三维飞行浏览。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利用2004年7月(夏态)的SPOT5卫星影像,对原有系统进行了更新。完善后的三维可视化查询系统在三维飞行浏览的基础上,可以查询整个源头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数据,以及有关图、表和任意一个县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等资料,为黄河源区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对策及工作设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遥感监测等现代化手段,重点做好黄河源区生态修复、预防监督和保护等工作,有效遏制源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增加其“造血”功能,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尽快开展黄河源区综合治理规划。随着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对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近期应开展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规划,为下一步源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完善源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结合“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建设,在源区各州县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出台一系列水土保持地方配套法规,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和预防保护工作的力度,全面开展典型案件查处、水土保持规费征收等监督执法工作。
3、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首先做好源区生态修复规划;其次,实施分区施治战略,按照分区实施方案,建立生态修复试验示范点,探索源头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生态修复模式、技术路线和管护措施;第三,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将不同类型区的生态修复试验示范成果,在源区全面推广。
4、全面启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黄河源区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依靠遥感技术,辅之以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三维模拟、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对黄河源区进行遥感监测。按整个黄河源区、两湖(鄂陵湖、扎陵湖)以上、典型区域三个空间尺度,运用不同分辨率的信息源(TM、SPOT、IKONOS、QUICKBIRD等)及其融合后的影像,提取鼠害、沙化、草场退化、湖泊萎缩、土壤侵蚀等方面的面积、程度、分布信息。将所有监测数据纳入黄河源区信息查询系统,并及时更新完善,为源区生态修复、预防监督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5、加强基础工作,开展科研试验和政策研究。主要包括:研究黄河源区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机理、关键技术及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制定黄河源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开展抗旱耐寒的经济型林草品种引进试验研究;制定黄河源区草地短期变更补偿优惠政策;研究和制定黄河源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补偿办法等。
为了保证上述工作顺利开展,并尽快取得成效,近期需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源区预防保护工程投资力度。按照“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实施方案”,保证和逐步增加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同时,适当调整工程计划,突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队伍建设,加大预防保护监督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土流失监测等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工程实施成效。
第二,启动“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二期项目。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自2001年实施以来,效果显著。为了推动黄河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保证预防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的连续性,建议继续开展该工程二期项目。
第三,尽快立项、实施黄河源区遥感监测项目。鉴于黄河源区遥感监测对卫星影像尤其是高分辨率影像的时相依赖性很强,需要提前预定、适时接收。因此,应尽快立项、实施黄河源区遥感监测项目,以便尽早订购夏态信息源,及时开展外业调查和地形数据制作等工作。同时,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利用的力度,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先进水平。
第四,制订和出台黄河源区生态保护条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管办法等,为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