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古桥沉浮与生态保护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西安11月5日讯 (通讯员 赵家银 王婵媛)沉寂多时的灞河不久前一场秋洪,不仅再现了当年的如虹气势,而且还带来一个惊奇的发现,沉睡河底千年的隋唐古灞桥露出“峥嵘”。
 
 
 
 
隋唐灞桥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1420多年,它比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公元605~618年)还要早20多年。赵州桥全长64米多,是单孔跨径37米的石拱桥,而隋唐灞桥的总长约400米,仅桥墩就有40至50座,桥墩宽约2.5米,长约9米,每两个桥墩之间跨度为5米,高度约6米。如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多孔石拱桥,不仅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据史料记载,隋唐灞桥是由国家主持修建的国家级工程,而赵州桥仅为地方工程。国家对于这样的大桥十分重视,曾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中央机构工部设有水部郎中官员,专管造桥、修渠等设施的建造和管理,其下有津令、典正、录事等具体的专门官职负责,对隋唐灞桥这样的大桥专设30个桥丁、8名工匠长期固定护卫看守和维护修缮,足见国家对这座大桥的重视程度。
灞水东南来,逶迤绕长安。想当年,在波涛汹涌、河面宽广的灞河上,一座巨型大桥凌空托起,其恢弘气势和壮观景象怎不令人惊叹。难怪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灞桥赋》诗中赞叹它“若长虹之未翻”,这是对隋唐灞桥的真实描绘。
隋唐灞桥在古代政治、经济、军事中也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隋唐时期,隋唐灞桥成为东方进入长安的要道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发生在灞桥附近的无数战争事例说明,谁占据灞桥和以东的灞上,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谁就能固守或破开京师的大门。扼守要冲、济渡往来,发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其显著的位置,重要的地位,是历朝历代对隋唐灞桥如此重视的根本原因。
隋唐灞桥为何沿用数百年后而湮没,时隔千年后又再现?这其中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自隋开皇二年建桥以来的1400多年间,灞河源头的秦岭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尤其是灞河上源的蓝田,至汉代时人口大量增加,开荒种地,滥垦滥伐,结果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灞河,使河床抬高了8米之余,致使大桥淹埋于水下,最终被废弃。因此隋唐灞桥的废弃,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大自然进行报复的典型范例。
古灞桥的再现,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科技史、隋唐史以及灞河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物证。惊喜之余,更多是沉痛的反思。如今我们行走在灞河两岸,我们感觉到的只是干涸、砂砾和尘嚣,那如诗如画的“灞柳飞雪”没了踪迹,令人销魂的“折柳赠别”无从寻觅。如果我们给沉寂河底千年的隋唐灞桥赋予灵性,那么它在探出地面的今天看到这样的情景,该会是怎样的痛惜和无奈。
隋唐灞桥成为历史的化石。古桥的沉浮,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否则,隋唐灞桥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