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加强湿地保护维护生态安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东营市为切实做好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维护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制定出台了硬性规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严格禁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新规定明确提出: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和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刁口湾自然滩涂湿地、莱州湾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和随意改变用途;对开垦或改变用途的,要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性,同时,还将对破坏者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批准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包括共和国最年轻、最完整的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地处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即拥有湿地总面积52万公顷。
由于近年来国家在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过程中,有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湿地围垦、改造、淤积、污染、过度利用等现象,因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为此,东营市除发文要求“加大执法力度,杜绝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以外,还提出要“依法做好湿地的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建立湿地资源档案”。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批准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包括共和国最年轻、最完整的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地处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即拥有湿地总面积52万公顷。
由于近年来国家在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过程中,有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湿地围垦、改造、淤积、污染、过度利用等现象,因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为此,东营市除发文要求“加大执法力度,杜绝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以外,还提出要“依法做好湿地的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建立湿地资源档案”。
该市采用遥感动态监测、生态模型模拟和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类地理单元的空间格局、时空耦合的变化过程及作用机理;开展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规律与生态演替、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与治理、洪水与风暴潮风险分析和石油工业集中区生态环境演化等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制定、项目论证、工程设计、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与法规建设等提供了科学了决策依据,采用生态环境景信息图谱和技术集成方法,应用于三角洲发育、土地格局变化和土地盐渍化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应用于黄河三角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盐碱地改良工程和黄河口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
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利津河务局 许相义邮编:257400 审核:崔光(副局长)
地址:利津县城南路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