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论水土保持理念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具体运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许克翠 王昌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达到新境界,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土保持作为面向21世纪一项朝阳事业,在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观中无疑会站在风头浪尖,“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土保持理念在科学发展观中有较大的运用空间。
    一、回顾历史,水土保持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力拉动作用。
    水土保持是以保护水土资源、制止水土流失为基本职责的,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附加效益是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葛州坝库区的形成标志着我 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式启动,国家三峡工程的动工兴建使我县水土保持工作有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并逐步法制化。从1983年到2004年,水土保持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力拉动作用。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的良性转变。21年来,水土保持由简单的种树种草转变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坡面水系等环境调控措施的结合配套,对于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国家项目、资金扶持下,全县94条小流域已完成治理45条,验收合格28条,水田坝乡王家桥小流域、郭家坝镇夫子头小流域、周坪乡界垭小流域相继被命名为“全国‘十百千’示范小流域”,2003年秭归县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授予“全国‘十百千’示范县”。 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7平方公里,占我县版图面积的51%。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2030平方公里下降到1253.51平方公里,且流失程度普遍降低1—2级。全县土壤侵蚀模数从治理前的6127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现在的2170吨/平方公里·年,年减蚀量达600万吨。治理区林草植被度提高27%,森林覆盖率由22%上升到66.6%,基本消灭荒山。
    (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高。21年来共完成坡改梯11.17万亩,兴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88000余处,大部分治理块都实现了田、路、沟、渠配套,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由0.6亩上升到一亩左右,且耕地质量上升,据调查,治理后地表径流普遍延长10小时左右,抗旱能力提高5—7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粮食单产由35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调查中群众反映,多年来凡是水保改田的地方,过去“三个月亮晒成壳,一场大雨滚下河”的恶劣状况得到改变。
    (三)种植结构得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提高。在多年的治理实践中,我县始终按照“改一片田,建一片园”的思路来辅助和发展农业,边治理边调结构,共在治理块上发展以柑桔为主的经果林16.61万亩,治理区高效经济林面积由人平0.32亩普遍上升到一亩以上,可以说,目前全县经果林总面积达27万亩,其中主导产品柑桔面积达到12万多亩,秭归能够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国脐橙之乡”,水土保持功不可没。茅坪镇兰陵溪小流域被纳入“长治”五期治理后,五年共高标准改田1250亩,发展柑桔1450亩,无性系茶叶1500亩,浅刺大板栗1300亩,油桃、布郎李等小水果1000亩,人平增加经果林0.75亩,实现了种植结构的效益性调整。
    (四)社会经济平衡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近些年来,我县在水土保持治理实践中,始终针对三峡工程淹没面积大、移民搬迁任务重的实际,做到了“三个结合”,即:把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把经济发展与移民安置相结合,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通过治理的流域都出现了“一减三增”的转变,即人均产粮下降,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经济林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据统计,已经治理的45条小流域共覆盖102个村,2003年人平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75个村,占74%,特别是王家桥、周家湾、袁家冲、陈家坝、兰陵溪等村,2003年人平纯收入都在2200元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00元,这些村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态良好、结构合理、生活富裕,有“小康之家”的基础,他们通过水土保持基本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较浓厚的“水保情结”。
    二、展望未来,新的水土保持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2000年以来,国家水利部按照新时期治水要求,提出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保持防治的新理念,笔者认为,在水土保持具体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就必须把握三点: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二是要坚持水土保持系统性工程观念,三是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在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这三点,恰恰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体现了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水土保持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是要把水土保持工作的立足点从人工治理为主、因害设防建立控制体系,转变到从消除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出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水土保持措施,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基本需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摈弃过去那种哪块地有流失,就把相应的措施摆到哪里治理的传统做法,而是立足于一个地方、一条流域的水土资源实际,根据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将工作的重点、资金的投向集中到生产用地的水土保持改造和生产力的提高上,实现生态用地植被恢复最大化,使治理区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坚持水土保持系统性工程观念,就是坚持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中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利用。水土保持治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系统观念,注重综合效益。一是在管理上要突出综合,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所有农业项目按“五个原则”(县政府《农业项目管理办法》)捆绑资金进行开发建设,按照“大水保”的观念操作,使各项投资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部门各投其资,各记其功,把国家投入到秭归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二是在治理措施上要突出综合,对山水林田路、拦截排灌蓄、房能景体续等涉及农村小康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使水土保持治理成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拉杆”。三是在治理效益上要突出综合,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得益彰,不仅要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目标,更要实现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富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就是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当前,秭归借助县城搬迁带来的区位优势和紧邻三峡工程所产生的辐射拉动,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部分产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公路、码头、水利水电设施和厂矿企业建设方兴未艾。辟山炸石,开挖动土,必然会破坏地表植被,因此,水土保持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的预防监测和对破坏水土资源的执法、打击力度,一手抓治理,一手抓保护,从贯彻《水土保持法》入手,在全社会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扭转一处治理,多处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扭转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相对立,把水保执法看成经济发展“绊脚石”的错误观念,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与时俱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添砖加瓦。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三步走”的第三个阶段,当前的工作重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人民在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正齐心协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县委、县政府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审时度势,提出五年经济翻番和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的宏伟目标,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抓紧制定“十一五”规划,水土保持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流砥柱,更要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结合我县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再创佳绩,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贡献。
    (一) 创新治理思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
    新的治理思路简言之,就是自然修复的理念。“十一五”时期,正是“长治”七期工程在我县的实施阶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将在治理思路上贯穿以下三点:
    一是在治理区域上,将重点放在三峡大坝周围及水库两岸,人群居住和生产活动集中的地方。从我县的土地利用现状看,全县到上世纪末耕地面积43万亩,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调控,2003年末只有 32.6万亩,到2004年将调减到24万亩左右,长江两岸涉及的区域耕地面积将在12万亩以下,这就是今后水土保持治理中工程治理的重点,今后五年,将配合长江三峡水库绿化带项目的实施对其重点治理,其余地方将以生态的自我修复为主开展治理。
    二是在治理目标上,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大局,使水土保持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力争做到“三个挂钩”,即与柑桔产业挂钩,在柑桔的发展上更上一层楼,田、林、灌、沟、路全面配套,改一片田,建一片园,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旅游产业挂钩,将泗溪、风茅公路沿线、九畹溪流域、干溪沟纳入治理重点范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结合治理,保护好地表植被,先给这些地方整一件好衣裳;与养殖业挂钩,在适宜养殖的地方开展封禁治理,发展包含植物篱在内的水土保持林,能种草的地方发展种草,为做强做大我县养殖业提供物质支持。
    三是在治理方式上,以小流域为单元,着力打造精品流域。把宝塔河、兰陵溪、曲溪、骡马洞、罗家、周坪河、干溪沟、龙潭河、旧州河、锣鼓洞河等10条小流域纳入治理重点,以改善生产条件为主,同时兼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集中资金逐条治理,通过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治理流域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达标一条验收一条,力争到治理期末,有2-3条小流域达到“全国‘十百千’示范小流域”标准。
    (二)优化措施布局,最大限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前面已经提到,经过多年治理,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1253.51平方公里,只占版图面积的一半,而且从构成上看,轻度流失725.08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几乎不存在,中度和强度流失526.4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6%,这部分才是急需治理的地方,这就是我县水土流失的实际。同前些年相比较,流失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的,我们在治理措施布局上必须有更科学合理的方案。
    一是在坡改梯、经济林的建设上,要按照长委《长治工程调整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在保证流域内人平一亩基本农田、0.5亩开发用地的前提下,改变以前那种广撒辣椒面、遍地开花的做法,集中资金办样板,争取每条流域有1-2个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治理样板块。
     二是把治理的重中之重放在坡面水系配套上,要围绕一“排”一“灌”大做文章,蓄水池、水平沟、截水沟、沉沙凼、谷坊和田间道路立体布置,综合配套使用,让坡面水系配套成为新一期“长治”工程的亮点。
     三是加大力度推进植物篱和植物护埂,提升25°左右陡坡地和缓坡地的保水保土能力,“植物篱+经济林”经过实践证明是符合山区实际、值得推广的的生物治理模式,今后要借助三峡水库绿化带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的拉动,以每年4000亩以上的速度推进,其中水土保持部门要每年推广1500亩以上。
    四是要切实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到防治实践之中,将行之有效、深受群众欢迎的沼气灶、节柴灶建设,舍饲养畜,塘堰、溪沟整治等纳入治理措施,丰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拓展水土保持外延,使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
    (三)强化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土保持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的大规模实施,以“长治”工程为主体的水土保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群众性特点制定的管理制度、形成的管理机制和推行的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应于新形势的要求,在坚持基本管理体制和基本管理经验的同时,应加快建立以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为取向、遵循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普遍要求的工程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管理方式的转变。实践告诉我们,好项目还需强管理,管理出效益。
    一是要着力改革项目管理机制。紧跟长委治理思路,尽快适应由原来以县为单位立项改为按水系或水土流失类型区立项的管理机制,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让上级部门项目给的放心;为确保水土保持项目的落实,全面推行群众投工承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步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公示制和监理制。
     二是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到验收,全过程按“五统一”模式操作。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统一要求结帐的水土保持治理“五统一”模式是秭归县首创,实践证明符合贫困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并在长江流域广泛推广。“五统一”模式与县政府今年出台的《秭归县农业项目管理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核心就是水保搭台,部门唱戏,各部门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各投其资,各记其功,共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五统一”模式今后必须继续坚持。
     三是要切实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规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按照规定设置专户,实行项目业主单位报帐制,专人、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拨款,即工程动工时预支项目资金总额30%的启动资金,工程完成50%以上,预支项目资金50—80%,工程竣工验收后再结清20%;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督,全县项目由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审计局审计,审计结果及时报县人民政府;建立项目稽查制度,由有关部门对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工程进度和质量采取重点稽查和抽样稽查,每年对照项目计划展开两次督办。
    四是积极争取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水土保持事业。在实施“长治”七期工程的基础上,做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项目规划,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使该项目尽早落户秭归;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入水土保持治理,扶持象朱棋荒开发建设者邹为海那样的治理大户投资我县的治山治水伟业,举全县之力打造有科学发展态势的新秭归。
    作者单位:秭归县水土保持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