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我国将构筑三道防线治理黄河泥沙淤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西安12月17日电(张军、孙太旻)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薛松贵日前在西安透露,今后我国将构筑起三道防线,加快治理黄河泥沙淤积。
  第一道防线位于黄土高原,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入黄泥沙。第二道防线位于黄河小北干流,通过小北干流放淤,“淤粗沙排细沙”。第三道防线是小浪底水库,利用水库拦沙库容,“拦粗沙泄细沙”。
  黄土高原7.86万平方公里多沙粗沙区是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也是造成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的主要原因。从1983年起,我国在这一区域进行重点治理,目前已有400多条小流域通过了国家验收,其中100多条不再向黄河输送泥沙。今后我国将把这一区域内另外21条黄河支流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修建治沟骨干工程1.67万座,淤地坝8.94万座,开展生态修复面积4335万亩,构筑起第一道泥沙防线。
  黄河小北干流位于山西、陕西交界的潼关至禹门口段,河道宽3至18公里,是一座“天然沙仓”。我国计划用20年时间,通过小北干流放淤,沉淀黄河泥沙1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下游河道25年的淤积总量。小北干流放淤实验已于今年汛期开始进行,并获得成功。
  小浪底水库处于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是控制黄河泥沙的第三道防线。在其126.5亿立方米的总库容中,可拦蓄泥沙100亿吨。同时通过“调水调沙”,实现在下游河道“送沙入海”。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利用小浪底水库进行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累计将2.6亿吨泥沙送入大海,使黄河下游河道过流能力提高到600立方米每秒。
  根据相关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在黄土高原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5亿吨,每年增产粮食45亿公斤、果品30亿公斤、饲草380亿公斤。到2050年,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