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黄土地上的绿色旗帜---记黄土高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王红育

    “这不是魔术,这是一种通过人民勤劳实施的简单的理念,一种经岁月证明的有效的理念……,是世行贷款项目的一面旗帜”——世行行长沃尔芬森
    “9年前,我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山谷,没有绿树,黄土被雨水冲刷到黄河里造成淤积,很多农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恶劣环境中。但是,自有一个计划开始对这些山谷进行治理时,在这个面积相当于瑞士的地区,成千上万的人民动员起来走上了山坡……,当我再回去看时,这些干旱的地区已经变得像瑞士,他们有了草,有了树,有了自己结实的砖房。现在有几百万人从山上下来,住到了这些在座的各位都愿意去度假的山谷里,而且进入黄河的泥沙也减少了”——这是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去年5月间的上海全球扶贫大会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他讲话时,真诚和激越的表情同样从那满头银发下的双眸中流出,尽管这是一双几乎阅尽世界贫困角落的眼睛。
    “以前,我们这儿小麦亩产量也就是100公斤左右,最多不超过150公斤。工程之后,可以浇灌土地了,每亩地平平常常就打200公斤,雨水好的话能到300公斤,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仅小麦一项一亩地就比原来多收入100多元”——这是山西吉县屯里镇回宫村村民张克检,面对记者时说过的一番话,说这话时,朴实的笑颜,始终没有离开这位46岁农民那饱经岁月风霜的脸颊。
    一位是中国西北千千万万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一位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银行行长,两个天地境遇如此不同的人,却在相距千里的地方,共同评价一个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这个项目在世纪更迭的数年间,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印象和影响是如此的深刻,是什么原因让那里的人民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思想、铁锨和其他任何工具,去勇于创造一个充满绿色,充满希望的地方?
    一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上中游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临阴山,南抵秦岭,纵横64万平方公里,涵盖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省区。黄土高原最大的特点和忧患就是水土流失,该地区67%的面积深受其害,其中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每年约有50亿吨的地表土流失,因土壤侵蚀而流失到的有机肥在上世纪90年代初相当于全国年化肥生产的总量,由此造的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国的18%。这里流走的不仅是当地农民的希望和富裕,更大的危害在于每年十几亿吨的泥沙,淤积在穿行其间的大小河道,让黄河下游防洪不能承受其重。
    建国后的40多年间,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但因该地区水土流失量大面宽,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粗放落后,经济基础差,40多年的年平均治理进度仅为0.78%。如何全面有效控制、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的回答几乎趋向一致:必须在加大投资力度和提高有效治理质量上寻求突破。而这种突破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终于得以实现。
    1994年,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其一,通过有效并可持续地利用土地和水利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其二,减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进而减少入黄泥沙。这与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几乎不谋而合,它把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需求与发展需求作为首要目的,充分开发自然资源,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同时还要力求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这一目标能够成功实现,将成为西北地区打破环境保护与消除贫困之间恶性循环的破冰之举,也将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挑战贫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标杆工程。
    二
    人还是那一方水土的人,地还是那片悠远而苍茫的大地,然而,黄土高原世行项目所创建的机制和已显现的成就,正在激励无数地方官员改变着他们延续已久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鼓动着数千万农民自愿放弃原有的耕作和放牧形式,去为创造一个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和自我家园而努力。它更像一面绿色的旗帜,根植在这片世界上黄土堆积最厚最广的地区,也在更新着人们脑海中沉淀最深最久的观念,自上而下的创新与改变成为再造西北秀美山川的坚实之举,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
    从黄土高原水保世行项目一期、二期实施至今,已经弹指十年。十年间,外界看到的是一个正在慢慢做大的奇迹,而当地农民却在实实在在的感受着身边的变化。
    昕水河是山西境内的一条黄河支流。在昕水河流域,世行水保项目的实施使曾经贫困、生态恶化地区的农业,由单一依靠粮食作物向多种经营发展,种植业的比例在下降,而林果业却在大幅度上升,整个农业总产值由1993年的8715.3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57683.7万元,人均纯收入由647.1元增加到1253.8元。
    曾经“一群羊吃光一座山”的天然放牧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翠绿和富裕的农民。仅一期项目实施期间,就有12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年粮食产量增加60%,水果产量增加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0元增加到1263元。除此之外,还建成治沟骨干工程149座,淤地坝1140座,每年减少泥沙5700万吨。一位参观过这里的国外专家称,十年的巨变,使黄土高原世行项目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水保项目,给项目区农民以及下游居民带来无法预测的收益。这一项目发展并实践了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接的综合性水土保持模式。
    三
    除了那些写在黄土高坡和发生在农民周围的变化之外,记者在采访各级水利水保局世行项目办的官员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工作作风变了,变得更扎实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世行项目创新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黄土高原世行水保项目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干,各相关机构以及贫困群体共同参与的庞大系统。这一系统的决策中枢——中央项目办设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其办事机构为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宏观协调。在中央项目办的大力推动和各级政府的积极响应下,该项目从一开始就汲取了世界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一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项目管理与运行机制,采用指导性计划与严格验收向集合的项目管理模式,确保工程施工图、表和实地三对应,分级验收,随机抽检,丈量核实,从根本上杜绝了低标准工程和弄虚作假行为。其次,采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次性报账与分期付款相结合的资金使用办法,确保林果工程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对保存率达不到85%的面积,将从当年新造林果工程中核减相应的报账面积。严格的项目监督机制使资金使用、项目进度、工程质量、竣工验收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公开、公平化。
    黄土高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因为成功地将国家的生态效益与农民的生活利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共生互动的良性循环,成为一项蜚声中外的典型案例而在全球扶贫大会上被广为推广。它的成功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黄土高原上今天和今后无数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它的成功已经印刻在了中央项目办和各级项目办工作人员遍布千沟万壑间的脚印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成功已经写在了每个黄河水保人的脑海里,住在了千万农民的心中,如一道无形的丰碑,激励着我们改变自我,挑战贫困,保卫黄河。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