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2004: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多亮点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翟李越)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在水利部治水新思路的正确引导下,在黄委党组的高度重视下,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通过努力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坚持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中心,以淤地坝建设、“数字水保”和“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监测及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为重点,不断创新和扎实工作,众多项目捷报频传,并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不断创新
    在工作思路上,按照“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构筑控制黄河粗泥沙“三道防线”的要求,紧紧围绕“减少入黄粗泥沙”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深化“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思路,通过及时调整工程措施布局,突出治理重点,提高治理精度,大力推进了淤地坝工程建设、多沙粗沙区的治理及生态修复等重点业务工作。
    在协调管理上,通过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协调和检查指导,积极组织开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年度专项检查、黄河流域2002年度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国债项目竣工抽验等工作,有效地督促了2003年各省(区)全面完成1.25万km2的年度综合治理任务,治理成效显著增加。新开展的19条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全面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
    在工作程序上,坚持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水土保持信息联系制度,按要求及时完成了所有报表的汇总、审核、上报工作,确保了年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支流项目、治沟骨干工程、示范区、城郊示范区、重点小流域和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全面总结上报工作。
    在前期工作上,先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编报了17个重点支流、3个示范区、4个城市示范区项目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监测实施方案》及延安麻庄、绥德韭园沟两个坝系监测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了实施工作。同时,还制定了《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管理规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计划管理等一系列办法,修改完善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第三期沙棘资源建设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基本就绪。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陕北大示范区规划,完成了无定河等10条重点支流规划及沙棘资源建设、4个小流域示范坝系等项目的可研和17条重点小流域的初设工作,编制了17条重点支流项目二期可研任务书及世行二期中央子项目、4个城市水保项目的实施方案,为大规模开展水保生态建设做好项目储备。提出了黄河流域“十一五”水土保持规划思路报告。开展了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前期工作,做好了实施准备。
    在规范化建设上,按照部、委要求,举办了两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技术培训班,协助水利部在西安举办了中日合作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培训班,对黄河流域七省(区)、有关地(市)分管淤地坝建设的领导及两批坝系建设的60多个县(旗、市)分管县长、水利水保局长200余人,进行了淤地坝知识和管理技术的强化培训。并代部起草、修订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由水利部颁布实施。积极督促各省(区)尽快制定和出台淤地坝的相关政策规定,目前陕西、山西等省已出台了淤地坝有关政策和建设管理、施工、验收等办法。
    在机制创新上,根据部、委要求,认真开展了黄河流域晋、陕、甘、宁、蒙5省(区)水土保持改革重点调研工作。对淤地坝等重点水保项目的管理体制、组织实施、运行管护机制以及创新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上报了“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四荒’资源治理开发”、“群众投工承诺制、工程建设公示制与群众参与式规划”等三个专题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汇编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改革实践与探索》一书,为今后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制度建设上,在流域内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和资金报账制,逐步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强化督查和奖惩措施,实施项目动态管理,进一步创新和规范了项目前期、中期调整、竣工验收等程序,全面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卓有成效
    在淤地坝建设上,及时提出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示范坝系示范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和小流域坝系建设实施方案,组织编制了13条示范坝系的实施方案,并开展了流域七省(区)49条坝系可研报告的审查及2813座淤地坝的单坝初步设计工作,完成了1697座淤地坝工程初设的审查批复工作,为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做好了项目储备。在流域内组织实施了83条小流域坝系建设工作,其中计划下达新建淤地坝1537座,开工611座、竣工202座。
    为了进一步加强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并按照水利部《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积极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开展了淤地坝工程建设效能监察试点工作,对于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预防监督上,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把预防监督放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大力推进分区防治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加强预防监督工作。
在水政水资源管理上,按照新《水法》、《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了黄河上中游水政水资源管理、执法工作的力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开发完成了黄河上中游府保河段河道建设项目三维查询系统。在确保黄河不断流方面,先后派出6个水调督查组、20多人次,放弃“五一”休假,奔赴宁、蒙两区黄河水量调度现场,出色地完成了督查任务,受到上级通报嘉奖。
    在生态修复项目上,先后开展了生态修复一期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工作,完成了陕西定边等个10县二期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的审查审批工作,并启动实施了二期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同时还制定了《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编制了“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技术规程”任务书,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对各省(区)的生态修复规划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督促与指导。
    外资项目建设方面,在认真做好世行一期项目技术总结和表彰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召开了二期项目工作会议,并对下阶段监测评价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继续做好二期中央子项目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及时编制了“世行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管理系统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及规划系统研究”、“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沙影响分析”等3项课题的立项建议书和工作大纲,并全面展开了科研工作。为配合世行二期项目的年度检查,积极开展了自查整改及项目验收准备好考察培训工作。同时还正式启动了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积极开展了世行三期项目和亚行项目的申请立项工作。
    在先进技术开发应用上,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初步建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期工程西安中心站、黄河水土保持监测指挥厅、郑州终端站和黄委水土保持监控大厅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监测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初步实现了西峰、天水、榆林三个监测分中心与监测中心的广域网连接。
    编制了《黄河流域本底数据库实施方案》,初步完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础资料、遥感普查及“948”项目成果资料的信息编码、数据入库和备份工作。在进一步完善已开发水土保持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基础上,编报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模拟系统、黄河源区三维可视化查询系统等6个应用系统的任务书;新开发完成了“黄河源区三维可视化查询系统”、“黄河上中游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黄河流域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流域内部分监测站点的动态监测。
    在认真编报《2003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监测公报》(已由水利部正式公告)的基础上,还编制了《全国监测系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技术设计》、《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监测实施方案》、“数字黄河”工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编码规定》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完成了多沙粗沙区23条重点支流土壤侵蚀、土地利用、植被等信息提取、处理及遥感影像制作等工作。“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深化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等研究工作,为界定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在“数字水土保持”方面,“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及原型观测进展顺利。按照“三条黄河”建设总体要求和《“模型黄河”工程规划》,利用现有的观测设施和资料,在韭园沟、罗玉沟、南小河沟等典型小流域布点设区,全面启动了原型观测项目。在认真抓好《“模型黄土高原”建设规划》、可研报告及任务书,积极开展“三站”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资料整编及数据库软件开发、观测试验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以及典型小流域原型观测、实体模型建设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的同时,通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在认真比选的基础上,确定了西峰南小河湫沟“实体模型”野外试验区,并初步建设了野外固定式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同时还先后提出了“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技术路线和需求分析,建设目标、内容、思路和实施步骤,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正式启动了“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工作。
    ——水土保持重大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
    2004年,根据委《“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总体实施框架》,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在认真研究制订全局及各单位、各部门贯彻落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的基础上,重点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并通过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认真组织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
    按要求完成了淤地坝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调研工作,及时组织召开了淤地坝建设管理座谈会,初步提出了责任主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淤地坝建设管理体制意见。按时完成了渭河流域暴雨洪水及水土保持调研工作,并成功地举办了“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研讨会”。
    认真开展水土保持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组织完成了“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完成了水保科研二期基金“山坡地生态稳定研究”等2个课题的验收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按委批准的计划完成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等5项课题的年度任务,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获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按照委领导关于“三站”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对“三站”的改革发展实施工作方案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在全面恢复“三站”原型观测工作,积极开展实体模型建设、淤地坝关键技术等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站”的定位、发展思路、机构改革、管理机制创新、经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和要求,使“三站”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