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副部长出席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并讲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发展
鄂竟平
(2005年3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是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98年以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推进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发展。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水土保持工作中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几点初步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水土保持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它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水土保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事业,毫无疑问要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水土保持事业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准确理解它的深刻内涵,认真审视水土保持长期实践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还是相对落后的、粗放的,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许多地方重开发、轻保护,重视眼前、忽视长远,经济虽然发展了,但资源枯竭了、环境恶化了,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果继续延续这种增长方式,从我国的国情看,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可能落空;从全球的视眼看,不仅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无法支撑,全球的资源和环境也难以承受。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大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论。这既是历史的、理性的选择,又是现实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量有益成果,内涵极为丰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是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是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对照科学发展观,回顾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我们过去和现在的许多做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但也有一些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的,还有一些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做法,比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工作方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等等。50多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坚持这些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90多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5亿吨,这对维护我国的水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共建设基本农田1300万公顷,营造经果林460多万公顷,极大地改善了水土流失区的生产条件,200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水土保持脱贫致富。1996年至今,全国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1万个,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300多亿元,防治人为水土流失面积6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10亿多吨,有效保护了我国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些做法和经验,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传家宝”,是我们继续取得成功的基石,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一定要继续坚持和发扬。
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有:全社会水土保持的意识还不够强,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还相当严重;公民参与生态建设的自觉性、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对生态自我修复的认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的能力,虽然下了很大工夫,但人的力量有限,治理速度始终比较缓慢;在工程建设中,过分依赖政府的作用,而对市场在水土流失防治中资源配置的作用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科学高效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从水土保持行业本身来说,目前在思想认识上、队伍素质上、基础工作等方面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研长期滞后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转化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快速发展。
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初步分析,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违背自然规律。比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一些不适合种的树,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结果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或者是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树。国家花了很多钱,群众也投入很多劳动力,但改善生态的效果并不好。又比如,过分强调人的力量,主张人定胜天,人要改变大自然,气壮山河地向沙漠进军,无限度地扩大人工绿洲,结果导致“人进沙进”,虽增加了少量的人工绿洲,而自然绿洲则大量减少。有的地方甚至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结果是“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加速退化。再比如,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过度开发利用,掠夺式经营,导致生态与经济发展恶性循环。二是违背经济规律。在生态建设中,过分强调国家的、全局的利益,强调生态效益,而忽视发展经济的要求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最终导致工作的失败。实践证明,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忽视“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原则,就生态论生态,老百姓的吃饭、烧柴等问题不解决,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造林种草的成果就很难巩固,这样建成的生态环境也不可能稳定。前些年在我国西北地区曾经实施的一个粮援生态项目,其教训就非常深刻,我们必须认真汲取。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必然要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从当前看,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水土保持的具体实践中,最核心的是要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利用,环境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既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又确保大自然能够承受,资源与环境不衰退;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既顾及当代人,又顾及后代人,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地维护,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高度重视预防保护工作,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其次是要千方百计地加快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减轻由于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要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财富,就是保护未来的观念。
第二,树立和落实统筹协调的理念。水土保持是一项边缘性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综合,在于协调。这项工作涉及多个因素、多个目标,包涵了许多对立统一的方面和问题。比如当前与长远问题、局部与全局问题、政府与市场问题、生态与经济问题、保护与利用问题、治理与开发问题、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问题、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统筹安排,使之协调发展。在技术路线上,水土保持要始终坚持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工程、生物、农业、管理措施综合运用,不能搞单打一,但当前要突出生态修复措施。在区域布局上,要全面兼顾,上下游统筹。从国家来讲,在把工作重心放在西部的同时,也要关注东部的生态问题,实现东中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在继续抓好以农村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城镇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当然,各地侧重点要有所区别,有的要以解决群众温饱为主,有的要以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为主。在部门协作上,要加强协调配合。水土保持部门的重要职能就是协调水土流失防治。从这些年实践的经验来看,以规划为基础,在一个流域中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效果就很好。在投入上,既要努力增加各级政府的投入,又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还要积极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要统筹国内发展与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管理模式,提高水土保持管理水平。
第三,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水土保持工作主要、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实以人为本尤为重要。生态建设能不能顺利推进、治理成果能不能巩固,关键在于能不能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落实这一理念,一是要解决好群众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确处理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突出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前提和手段,为生态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各地情况不同,要求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当前,特别要高度重视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因为多数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交通不便,农民经济实力有限,外部调粮非长远之计。如果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不好,还是要毁掉林草去种粮的。二是要帮助群众解决好长远发展的问题。要引导群众从长计议,认清保护和建设良好生态的长效利益。找准结合点,把水土流失治理与长远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使水土保持各项决策和建设内容符合实际,符合群众要求。凡是群众接受、积极性高的,就快干;凡是群众不接受、积极性不高的,就先放一放,等时机成熟后再搞。要注意用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工程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在规划设计、施工、建后管护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大群众参与力度,真正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四,树立和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不论是水土资源,还是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有一定承载能力的,一旦超过其承载能力,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伤害。同样,人类的生态建设活动如果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也必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水土保持工作中落实这一理念,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尊重自然规律。要深入研究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选择水土保持的措施和方案,合理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对那些土地承载力极为有限的特殊区域,应采取生态移民的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使生态环境更快更好的改善。二是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中,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既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善待自然,让生态系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良性地循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本质特征。
总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常性地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看看符合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力以赴地做好;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地调整,实事求是地纠正。
二、实现“两个可持续”是水土保持的根本目标
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水土流失既是资源问题,又是环境问题。现在看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水土保持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两个可持续”,即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通过实现这“两个可持续”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就“两个可持续”适当展开一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实现“两个可持续”,是当前我国亟需破解的两大问题
从我国水土资源面临的形势来看,虽然我国水土资源在总量上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如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且许多地区的耕地缺乏水源保证,单位面积产量很低。特别是在广大的水土流失区,土地退化严重,许多地方土地资源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生存的地步。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2%,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尖锐。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2.8%。南方缺土,北方缺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满足十几亿人的生存需要,长期以来无节制地对土地进行开垦种植,广种薄收,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淡水资源进行粗放式的开放利用,给水土资源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水土资源的压力还在继续增加,而且人增地减的趋势在短期内又难以遏制,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水土资源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近几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800万左右,而耕地却以每年50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水土资源有限性和需求增长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有可能引发资源危机。
从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看,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是比较脆弱的,承载力十分有限。仅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8%。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历史欠账很大,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里,数量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而持久的压力。粗放的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的压力、强烈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3-3.5倍,平均每人每年搬动的土石方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从未来发展看,今后如不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现代化进程中超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将很可能超出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实现“两个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面临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时进行长期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发展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其核心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维护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传统的发展模式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资源、环境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患。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从水土资源来看,它具有基础性、有限性、脆弱性三个特点。基础性是指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前提,须臾不能缺少;有限性是指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人类需要,地球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水土资源及其承载力是有限的;脆弱性是指水土资源极易受到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利用不当的情况下,其生产力会急剧下降。土地资源的补给和再生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旦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非常困难的。水土资源的这三个特点,决定了人类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使之可持续地利用。
从生态环境来看,它具有整体性、约束性、不可逆性三个特点。整体性是指生态环境是相连相通的,任何一个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灾难,甚至危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如上水、上风地区的水土流失对下水、下风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局部地区的沙尘暴会波及其他许多地区。约束性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经济发展会形成极大的制约;不可逆性是指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其承载能力,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甚至引发生态灾难。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一旦形成,要想解决必须在时间和经济上付出很高的代价。生态环境的这三个特性,决定了人类对待它的态度应当是: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破坏,限制一切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使之可持续地维护。
我国现在正处于从人均GDP 10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向人均GDP 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发展阶段。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迈进的阶段,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的各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处理得当,经济社会就能够继续向前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但这一阶段,往往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徘徊,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必须在资源与环境问题上做出慎重而科学的选择,特别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维护的前提下,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两个可持续”,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核心是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
但从目前看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和谐的问题是城乡差别,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在水土流失地区。这些地区,相当一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代文明与他们相距比较遥远。特别是西部水土流失区,既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又集中分布着全国一半以上的贫困县和70%以上的贫困人口,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没有水土流失区农民的小康,也就不可能实现全国农民的小康;没有水土流失区的和谐,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根据国际经验和权威专家分析,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够向城镇和工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有限的,实现多数农民脱贫最现实的途径仍然是土地。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也是在广大的农村,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始终把保护水土资源、高效持续利用水土资源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点和着眼点,让水土资源就地生财;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攻方向,让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大量实践表明,只要把水土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把生态环境维护好,把适合当地的优势主导产业建立起来,就能脱贫,就能发展,实现奔小康是完全可能的。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长治工程经过15年连续的治理,治理区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63公斤提高到51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51.3亿公斤,有效解决了1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同时治理区荒山荒坡减少了81%,林草覆盖率由23%提高到45%,土壤侵蚀量减少50%以上,水土资源得到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四)实现“两个可持续”,是水土保持义不容辞的责任
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和贫困,危及国土和国家生态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据亚行估算,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总体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4.1%。水土流失不仅是我国重大的资源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保持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远古的“平治水土”,到现在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乃至近年来总结形成的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水土保持始终是人们长期同水土流失作斗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与任何单一的措施相比,水土保持在生态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科学配置各项措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水土保持能够有效地保护和培育水土资源,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措施,改变了原来土地的立地条件,增加了地面覆盖,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增加降雨就地入渗,减少了江河湖库泥沙,减少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从而有效地涵养了水源,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事实上,经过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土地利用结构明显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收入、人口环境容量大幅度增加。曾经是“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和“有红色沙漠”之称的江西兴国等严重水土流失地区,正是通过水土保持,有效利用了水土资源,发展了经济,人民安居乐业。
另一方面,水土保持能够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水土保持在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展林草植被建设,有效增加植被覆盖,改善了生态环境。陕西榆林市通过长期不懈的综合治理,沙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植被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8%提高到目前的39.8%,40万公顷的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年沙暴日数由66天降低到24天。水土保持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江河下游的治理和开发,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水土资源就不能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可持续维护,广大水土流失区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得到稳定健康发展,长期困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洪涝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会严重影响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就难以确保下游地区的长久安澜;如果任由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发展下去,不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甚至会丧失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必须同步推进“两个可持续”,不能顾此失彼。因为,水土流失、水土资源、生态环境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水土流失加剧,水土资源就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就进一步恶化;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维护时,水土流失就很轻微,水土资源就能够得到稳步地改良和增殖,生态环境就能够良性发展。没有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同样,没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维护,也不可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重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统筹同步推进“两个可持续”。
总之,以实现“两个可持续”为根本目标,是水土保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是水土保持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半个多世纪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对资源和生态规律更高层次上的把握。实践证明,凡是在工作中做到了以这“两个可持续”为根本目标,工作就能成功,就能取得成效;凡是工作取得成功的,都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坚持了“两个可持续”的目标。同样,凡是失败的或者效果不显著的,都是由于没有很好为“两个可持续”而奋斗。今后,我们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制定政策、研究措施、落实工作、评价成效,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来检验,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四项要求,为实现“两个可持续”而努力。
三、做好六项工作是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
“两个可持续”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目标。围绕“两个可持续”,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主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这六项工作,有些是过去就已开展的,要加强和进一步做好的,有些是根据新形势、新需要拓展的,是探索性的。现在,我想一并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做好监督保护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这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我们的重要行政管理职能。这些年来,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依法认真履行职能,在监督保护方面中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为保护资源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大家仍然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各种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大量兴建铁路公路、开发房地产等,同时修建电站(厂)、挖煤开矿等资源开发强度也越来越大,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这种人为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后果非常严重,很难治理。比如,进入江河湖库的弃土弃渣很难清理,岩石裸露后植被很难恢复。因此,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就必须把监督保护工作跟上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突出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总的设想是,近期要切实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长远要实现开发建设同保护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国家的层面上讲,近期将重点抓好“三江”源区、首都水源区、丹江口水源区等生态良好区域和特殊生态功能区的预防保护工作,并加强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国家重点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各地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近期重点预防保护区,确定重点监督区和重点监督工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在滑坡、泥石流易发区和其他生态极度脆弱区、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有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要深入研究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慎重对待,为国家把好生态保护关。要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城镇周边和开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以监督执法为切入点,加大对农村“四荒”治理开发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开发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对集中连片、动土量大的治理开发项目,更要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最近我注意到,现在不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提出建设用地要上山,利用荒山搞建设。这将对水土保持有很大的影响,各地要及时掌握动态,采取措施,严格监管。
(二)做好生态自我修复工作,促进大面积植被恢复。这几年,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我们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大了封育的力度,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对生态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不断探索、典型引导、示范推广,几年来全国相继有25个省526个县发布了封山禁牧的决定,950个县全部或部分实施了封山禁牧;所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现了封育保护;青海“三江”源区实施了预防保护工程;部里组织在177个县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全国实施封育保护面积累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通过实施封禁保护,不仅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封禁区内的植被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不仅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的程度,而且促进了生态修复区农牧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积极变化,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促进生物群落的良性变化。从各地开展的情况看,凡是封禁三年以上的地方,一般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植被覆盖度、土壤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能力大大提高,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改善。很多地方出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抓得准,抓得有成效,受到了水土流失区干部群众的欢迎。
当前,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关键要切实解决好群众在生态修复中的实际问题。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支持下,搞好基本农田、水源、饲草料基地建设,实施生态移民,推广沼气、节柴灶,控制载畜量,推行舍饲养畜和轮封、轮牧,改良畜种等,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要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出台能让群众接受的政策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修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各级保护生态的意识。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按照汪恕诚部长讲的那样,把生态修复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理念,把其放在生态建设的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推动。要继续抓好试点和示范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与做法,用生动的事例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走生态经济良性发展之路。要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加强对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摸清生态修复的规律,有序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三)做好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最重要、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能让群众直接受益、快速受益的水土保持手段,是水土保持服务“三农”、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提升,中央和地方都要不断加大对重点治理的投入,扩大重点治理的范围,提高重点工程建设的标准。要按照“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选择那些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人口密集、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近期国家将继续把大江河上中游地区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水土流失地区作为重点,抓好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以及首都水资源区、珠江上游和东北黑土区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各地在配合实施好国家重点工程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对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
重点治理要按照项目区的模式开展,实行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在治理措施的安排上,要重点放在水土资源的综合整治上,加强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服务。我国地域广阔,水土流失治理要因地制宜,科学施治。黄河上中游地区重点是搞好以淤地坝为主的坝系工程建设和以沙棘、柠条等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长江上中游地区重点是搞好坡改梯和坡面水系建设;珠江上游要抢救性地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加大坡改梯建设的比重,加强沟道整治;北方农牧交错区重点是搞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草原的恢复与保护。同时,要积极采取保护和改良土壤的农业技术措施,不断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地生产力,确保土地不退化。
这里,我想就如何正确处理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系问题多说几句。目前社会上甚至行业内部对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认为强调生态修复就是不重视人工治理了,今后要主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去治理水土流失、去恢复生态环境。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现在强调生态自我修复,并不是要放松或者放弃人工治理,而是要把两种力量都充分地利用起来,依靠二者的合力去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治理水土流失的速度才能快起来,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好起来,才能确保国家的生态安全。但在具体工作中,要区别对待。在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度大、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要突出抓好人工治理;而在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降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则要把生态修复作为主要手段。在点上开展重点治理的同时,在面上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齐抓共管。比如黄土高原地区推进生态修复的时候,必须把淤地坝建设搞好,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当前,在不断加强人工治理的同时,要把生态修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做好面源污染控制工作,维护饮水安全。这是一个新的领域。近年来,饮水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饮水安全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水质,如果水源受到污染,就无法谈及安全。现在全国农村有3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是水质问题。导致水源污染的原因,除工业“三废”排放超标的点源污染外,主要就是过量施用化肥、农药而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据调查,我国将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和人畜粪尿排放而造成,水体中氮磷污染物1/3来自农业面源污染。我国积累在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农药,已经对至少13个省份、数百万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应当看到,我国绝大多数水源在山区、在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作为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同时,也输送了大量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而水土保持最基本的技术路线就是改变水土流失区的地形条件,就地拦蓄水土,增加降雨入渗,涵养水源,同时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对水质起到保护和过滤的作用。因此,保护水源、防治面源污染,水土保持部门责无旁贷。
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明确提出保障饮水安全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控制面源污染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为确保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去年,我专程去北京市看了他们开展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建设,通过“三道防线”护水源的做法,感觉效果不错。在远山、中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实行全面封禁,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自然保水;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山麓、坡脚等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建设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控制面源污染;在河道两侧和湖库周边,通过清淤、疏浚、生物护岸,封河育草、湿地保护等措施,建设林草生物缓冲带,净化水质,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系统。这种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流域治理,在措施方面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施用农药、化肥的管理措施,污水、垃圾的处理措施等。实际上,我国南方地区也有许多控制面源污染的好做法,比如“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就很管用,既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和牲畜粪便排放,减轻了面源污染,又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一举多得。这些年来,许多省市针对水土流失、水库淤积、面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水质下降的问题,安排专项资金对水源区进行了治理。山西省从1985年开始,就对为太原市供水的汾河水库上游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治理,现已累计投入4亿多元。目前正在实施的首都水资源规划、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都从中拿出相当大的一笔投入用于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首都水资源规划中,中央总投资70亿,水土保持投资就占了27亿。福建省去年还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水库库区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施纲要》。今年,部里将着手进行这方面的规划,适时启动一批国家级重点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试点工程。各省也要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建设本区域的重点水源水土保持工程。不光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包括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都要想方设法争取多渠道的支持,尽快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当然,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水土保持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源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方面都处于空白。比如,缺少政策框架和配套制度,同时缺乏控制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体系,目前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传授有效的技术和经验。这种情况下,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积极加强与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合作,主动承担起这个重要的职责;开展一些试点工作,探索和积累防治面源污染的经验。要在政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面源污染的防治逐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建立、完善相关监测体系,尽快开展重要水源区的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为今后深入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五)做好秀美家园建设工作,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环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家都知道,现在城镇中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受到居民的广泛青睐,虽然价格不菲,但购买者趋之若鹜,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环境的需要。城镇居民如此,农民群众也不另外。广大农民群众在解决温饱、实现生活富裕之后,同样要求拥有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很多地方在小流域治理中注重同美化环境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水土保持工作如何体现与时俱进,改善人居环境应该是一个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这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应该说,这是更高层次上的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发展。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要把为人们创造更加秀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当前,在继续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群众实现生态良好的愿望统筹考虑进来,并切实加强相应措施的建设。农村水土保持工作要在确保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控制、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等统筹进行考虑,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景观建设一并进行规划和整治。同时,要积极面向城镇和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做好城镇水土保持工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服务。要根据新形势,不断拓宽和延伸水土保持工作领域,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内容。加大对水土流失区城市水系和生活区周边进行综合整治,提高绿化指数和雨洪调蓄能力;增加城市绿地,恢复和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城市美化、城郊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水保户外教室、科技生态园区建设等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居住、休闲、观光、旅游场所。
(六)做好监测评价工作,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这项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关系到水土保持事业自身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工作始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许多事情只能是定性地描述一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后有许多事情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尤其是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测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绿色GDP,要分析环境资源成本,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去年监测会议以来,各地对监测评价工作都很重视,取得很大的进展,一期工程设备招标全面完成,设备现在已经全部发放各省;部里还首次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公报,社会反响很好,进一步证明了监测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期工程涉及的13个省(区、市)在机构、人员、设备等到位后,要尽快开展工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特别是要做好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告。同时,要多渠道、多层次地落实监测评价经费,保障监测评价工作正常、持续地开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工程建设的批复意见,中央主要负责解决监测网络的一次性建设问题,日常的监测评价运行费用要由地方自己解决。各地水土保持部门要积极做工作,争取将监测网络运行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二期工程建设涉及的各省区,也要及早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落实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的配套资金和建成后的运行费。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在服务水土保持行业内部的同时,还要积极面向社会,为全社会服务。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学科的协作配合,充分利用相关行业成果。特别是要与水文部门密切合作,互帮互进。加强同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扩大监测成果的运用范围,更好地满足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
这六项工作是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它们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不同地区重点不一样,关键是根据当地自然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工作做好了,就能有效地实现“两个可持续”的目标。
四、坚持“四个强化”是水土保持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两个可持续”,水土保持需做好六项工作,任务相当艰巨而繁重,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下面,我想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一)强化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关键,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今后履行政府职能进行运作的基本准则。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汪恕诚部长专门强调,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推进水利部门的依法行政。就水土保持工作来说,今后能不能很好地依法行政,这不仅直接关系着我们行业的形象,而且会直接影响事业的发展。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首先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过去我们习惯于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开展工作,而疏于运用法律手段,现在看来,这是重大的缺陷。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和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今后必须学会并逐步熟练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推进工作。其次,要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相关配套法规,增强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要加大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力度,逐条逐款地对照检查、落实。尤其要在落实“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执法检查、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征收与管理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履行好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把该管的事管好。这些年,许多地方在这方面搞得有声有色,我看关键在于他们抓得紧、落得实。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工作上不去,得过且过,我担心如此下去将影响事业发展。搞不好就是失职,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第四,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公众监督,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提高办事效率。
(二)强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好的体制和机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群众的要求和意愿,使工作高效运作、充满活力,推动事业快速发展。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随时可能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发展规律的有效机制,才能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推进事业向前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水土保持正是通过不断的创新体制和机制,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取得了今天这样显著的成效。但是从深化改革的趋势看,目前水土保持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有不适应之处,有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亟待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以解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组织协调机制。比如,在监督执法工作中,要深化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协作的机制;在综合治理中,要以水土保持规划统领全局,强化“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的协调作用。这些年来,长江水土保持委员会、黄河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得都很好,定期召开会议,统一认识,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福建、江西等省的水土保持委员会运作得也很好,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对推动当地水土保持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水土保持委员会,有的虽然有机构,但长期没有开展工作,我希望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和激励机制。这是增加水土保持投入最有效的一种机制。各地都要把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继续巩固和发展以户承包、联户承包、专业队承包和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有计划地继续大力推动“四荒”使用权拍卖,积极引导、大胆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成分特别是大户参与治理开发,充分发挥其资源和资金优势。国家用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资金,要对所有治理者一视同仁。再次,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管理。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资金使用报账制和工程建设公示制,因地制宜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招投标制。要根据农村“两工”取消的新形势,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群众投工承诺制和产权预先确认制,明确权责利,落实建后管护责任,确保建设成效。第四,各地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增加水土保持投入,要更多地依靠政策寻求新的增长点。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资金来源,除传统的渠道之外,要寻求新的突破,要力争能从受益地区提取,从煤炭、水资源等收益中提取,用于上游地区或当地水土保持。下一步要努力落实国务院关于从农水费中拿出10-20%的经费用于水土保持和国发[1993]5号文件的精神,从已经发挥效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土保持。
(三)强化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一项工作、一项事业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要以实现“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标,实现新的发展,也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针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实际,现在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第一,要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水土保持工作主要面对广大农民群众,而农民群众掌握科技的程度和运用科技的能力相对较弱,这种情况下,做好技术推广就非常重要。再好的科技,如果到不了生产实践中,与生产实践结合,那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从现在起,各地都要对当地适用的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进行一次认真的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计划。凡是实用的、可行的,都要大力进行推广;所有重点治理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都要安排相应的科技推广经费,确保科技真正为生产带来效益。要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培训,采取户外教室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搞好各类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第二,要有重点地开展一些水土保持重大课题研究。长期以来,水土保持的基础性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许多问题说不清楚,有些关系水土保持事业长远和全局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比如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大江大河水沙环境、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以及生态用水、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等。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国家生态建设的宏观决策,影响水土保持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部门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有一个大的发展。第三,要以应用现代科技为手段,加速推进水土保持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近年来,各地在推广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以及重点治理项目计算机辅助管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做很大努力,取得很好效果,使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后,各地要继续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加强对现代新技术的消化和运用,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水土保持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第四,要充分发挥专家在水土保持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完善水土保持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建立和完善重点建设项目专家咨询制度,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主动邀请专家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四)强化机构队伍建设。机构队伍建设是关系我们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不断加强。没有机构、没有人,再好的思路和政策也无法落实。从总体上来讲,各级对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机构相对健全,人员比较充实,为开展工作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去年,西藏、内蒙、浙江等省区在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本省区的水土保持机构,这反映了当地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但我也注意到,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甚至是一些严重水土流失地区,机构还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当前,为了能适应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有必要重新强调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的问题。没有机构或机构不完善的,要尽快建立健全机构;力量配备不足的,要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尤其要加强监测机构建设。最近,水利部在原来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加挂了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中心的牌子,扩大职能、延伸业务,这是加强机构建设的务实表现,希望各地积极配合做好相应工作,并因势利导争取建立有关机构。同时,要着力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所有同志,都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业务和理论水平。各级都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力争在3-5年内对从事水土保持的工作人员普遍培训一次,建设成学习型队伍。要重视能力建设,不断改善工作条件,配备实用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应当看到,大部分基层水土保持单位并不富裕,有不少单位经济困难,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较差,亟待改善。如果不想法设法改善这种状况,要留住人才恐怕是很难的,事业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监理、监测、技术咨询等服务,想法设法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同时,也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水土保持行业战斗力。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要求和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推动工作。
同志们,水土保持大业任重而道远,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标,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推动水土保持事业新发展,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