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榆阳区种沙棘土地增绿农民增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4月28日讯 (通讯员 秦延安)地处毛乌索沙漠地区的榆林市榆阳区,近年来一直把沙棘种植作为土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产业来抓,并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了沙棘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沙棘项目作为国家计委立项的、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实施的一项水保生态项目工程,在陕北地区很受青睐。从1999年开始在榆林市榆阳区开始实施,经过五年多的建设,目前已从沙区发展到山区,由一个乡镇扩展到目前的10个乡镇,沙棘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1万亩已经发展到目前的10万亩。虽然建成的沙棘对风沙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保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沙棘作为一项产品,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太显著。沙棘浑身全是宝,既可食用,也可药用。目前,国际国内利用沙棘的叶、杆、果实、籽,研制出的产品有药品、保健品、酒、醋、饮料、化装品等。沙棘种植投资成本较低,不要求花工夫管理,且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明显,经济收益较高。
    3月下旬,榆阳区委、区政府召开了榆阳区沙棘产业建设工作会,全面启动了沙棘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计划从今年到2010年,全区在无定河、秃尾河三大水系推广沙棘造林100万亩,今年完成20万亩的栽植任务。水利部沙棘中心并派出项目经理来到榆阳区,对项目涉及的14个乡镇的主管副乡镇长、专干、水利技术员就沙棘种植管护进行专门培训。培训从沙棘的种植、管护、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效益分析、市场预测、产权归属等方面进行了说明,这不仅提高了干部的专业水平,同时强化了大家对这一产业的认识,鼓舞了干部群众搞好沙棘产业的干劲。目前,榆阳区通过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加快沙棘基地建设,水利、林业等部门加强技术服务,以确保这一主导产业建设取得成效,为农民增收闯出新路子。
    作者:秦延安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