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评价有“良方”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通讯员 蔺明华)由黄河上中游局和黄委晋陕蒙监督局共同承担的水利部水利技术开发基金项目“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多年的辛勤努力,目前已按要求完成了各项试验研究任务,并于近日通过了水利部国科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研究成果的顺利鉴定,标志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评价方法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将成为今后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的诊断“良方”。
    该项研究以超渗产流理论、土壤侵蚀原理为理论基础,根据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下垫面上进行的天然降雨、人工降雨、放水冲刷等201场次试验研究成果,建立了各类下垫面的土壤入渗方程和径流泥沙关系,并由此获得了大量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体系所需的相关参数和指标;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建立起来的新增水土流失量计算的过程模型和实测降雨资料、开发建设项目调查资料,重点分析计算了乌兰木伦河流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同时,以流域产输沙原理及河流动力学理论为依据,结合降雨、径流、泥沙、河道淤积实测资料和水土保持、水利措施调查资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成果及风蚀增沙研究成果,应用水文法结合水保法分析了同一区域的新增流失量,对前述方法分析结果进行了有效印证,显著提高了试验研究所获参数、指标的精度与可靠性。此外,为了将乌兰木伦河流域的研究成果推广到黄河中游地区,研究过程中还以黄河中游地区20个站点的1315场年径流小区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各地的土壤抗冲性指标,引用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有关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该项研究成果的科技含量和精确度。
    该项研究根据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结合开发建设产生的各类下垫面的实际情况,以试验、调查、研究资料为基础,重点考虑了影响新增水土流失的降雨侵蚀力、土壤抗冲性指标和地面坡度等三类因子,建立起了包括数学模型法在内的适用于黄河中游地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三种预测方法和三种后评估方法。
以中科院刘昌明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在开发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空白,不仅可广泛应用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人为水土流失调查工作中,对其他地区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其研究成果在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