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大沙漠区分而“治”之土地沙化速度减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区和库姆塔格沙漠区有侧重地采取防沙治沙措施,5年内全区土地沙漠化的速度减缓了70%。
据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伯江介绍,新疆沙漠总面积占全国沙漠国土面积的近六成,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分列全国十大沙漠的第一、二、九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面积较小的沙漠分布于新疆各地,根据不同的沙漠类型以及防沙治沙先易后难的原则,自治区对三大沙漠区采取侧重不同的防沙治沙措施,形成南疆以防为主、北疆以治为主的治理格局。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区主要以固定和半固定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主,包括艾比湖湖底沙化区、吉木乃沙漠等面积较小沙漠。由于樵采、放牧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漠活化,以及艾比湖湖面缩小湖底裸露沙化引起的沙漠化,已经严重影响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亚欧大陆桥的安全,艾比湖沙区遇到5级以上风力就能起沙,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源之一。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区的防治以“治”为主,通过建立封育区,并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荒漠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自治区治沙办近期制定了准噶尔南缘及艾比湖地区10年防沙治沙规划,在全国治沙工作的大框架内投资45亿元,通过人工营造防风固沙林、飞播造林(草)、封沙育林育草、植被保护等手段在绿洲外围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防风阻沙林带,新增林地面积800万亩,封沙育林育草面积近5000万亩。
南疆地区两大沙漠区的防治以“防”为主,主要措施为采取禁牧手段,建立封禁保护区防止人类活动对沙漠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区以流动沙漠为主,沙漠南缘和田地区是新疆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向绿洲内部移动150米左右,严重威胁着绿洲的生存;在绿洲内部,一年中沙尘天气达200多天,其中沙尘暴天气平均在20天到30天左右。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沙漠治理难度较大的因素,这一沙漠区通过建立封禁保护区、“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在绿洲外围营造绿化保护林带,保护现有的绿洲生态安全。
库姆塔格沙漠区从鄯善、若羌等地向东延伸,与罗布泊、河西走廊相接,沙漠化危害主要表现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退化、两大沙漠呈现合龙的趋势。塔里木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将塔河下游胡杨林的封育保护列入其中。
目前,新疆已经在三大沙漠区建立了各自的封育封禁保护区,对防治沙漠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治区治沙办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表明,在1999年到2004年的监测年度内,新疆沙漠化土地年扩展速度从400多平方公里下降到100多平方公里。
作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