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汪恕诚:解决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汪恕诚部长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启动仪式上强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资源承载能力,二是环境承载能力。超过了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中国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一定要走自律式发展的道路,通过自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自律式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注生态、关注环境、关注资源承载能力。
  汪部长指出,水土流失是生态领域中最重大的问题,涉及面最广,我们要从生态安全的角度,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次科学考察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提出的生态自我修复比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各地正在积极开展一些试点,通过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水土流失的形式依然比较严峻。汪部长期望此次科学考察能够进一步提出解决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框架。
  汪恕诚部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解决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需要准确处理的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势必对生态产生影响,关键是如何保护。保护生态就是要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当今发展中的最大命题。二是要处理好工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关系。我们一些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习惯于通过工程手段解决问题,这在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是必要的。但就可持续发展而言,当前我们特别强调通过制度的变革、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工作目标,这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制度的建设、管理体制的改变、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求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工程和制度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技术可行和社会影响的关系。有些问题从技术的角度看是可行的,但对其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往往考虑不够。比如生态移民问题,从技术上讲,人撤出来后实现生态自我修复,效果很好,但如果对移民的生产手段、生活手段等社会问题考虑不够,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生态移民要慎重,一定要合理规划。在技术上可行,同时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带来的相应社会问题应该得到妥善解决。四是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某些措施在局部是可行的,但从宏观、从全流域来看则是不可行的,一项措施的利弊,需要站在总体、全局的高度全面考虑和把握,不能顾此失彼,尤其不能关注局部而忽视了整体。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