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关爱黑土地 保护黑土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纪行
 
 
考察组专家实地考察
 
  本站讯 东北黑土区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流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过渡垦殖、超载放牧和乱砍乱伐等活动,使区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因此,保护黑土地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9月由国家实施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全面启动。
  2005年9月13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启动仪式在长春举行。这次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是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50余名专家将实地考察东北四省区20余个市(县)的黑土地水土保持情况,还将分别召开有县、乡、村、农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考察组最后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国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考察纪行之一:黑土地的希望--保护黑土地,维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已成为兴安盟人民的共识
 
治理后的乌兰浩特市东包小流域
 
 
  金秋季节,9月1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考察组踏上了科学考察之旅。考察组驱车480多公里后,于当日开始了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3个小流域的考察。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历史上的兴安盟曾经有水草肥美风景宜人的森林草原植被,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生存条件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低下。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从21世纪初开始,兴安盟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
  考察组先后实地查看了东包小流域、簸萁山小流域和乌布林小流域。东包小流域位于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境内,流域总面积1.2万亩,2001年开始建设,截止目前,共发动人力15万人次,出动车辆2.3万台次,共挖标准水平坑45万个,回填优质土8万立方米,栽种了樟子松、山杏和柠条等作物,同时封山禁牧,使植被得到快速恢复,流域内野生中草药达到10多种。水土保持成效显著。今年降雨量大,暴雨多,山水绝大部分被拦蓄。考察组成员在实地踏查的同时还对3个小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实施的主要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询问
  义勒力特镇党委书记刘福贵说:"'两工'取消以后,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效,主要靠兴安盟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宣传,使广大群众的觉悟不断提高,同时各项政策措施得力,群众看见了家乡今后的希望。老百姓都说,水土保持是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德政工程。"
  夕阳西下,初秋的山峦茫茫苍苍,水土保持林依然充满了绿意,显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考察纪行之二:保护黑土地任重道远,还要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南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告别兴安盟,考察组驱车800余公里,于9月16日日暮时分抵达呼论贝尔盟牙克石市。牙克石,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满语"要塞"之意,如今是依托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而成的一座新兴城市,被誉为"森工之都"。牙克石市区人口只有5万多人,但市区的整洁、卫生给我们流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牙克石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嫩江、额尔古纳河的主要产流区。土壤以暗棕壤、黑土为主,是典型的黑土区。本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一是发生快,水土流失危害日益严重;二是因地处江河上游、坡度陡,治理难度大;三是城镇、村屯、交通干线等人为活动密集,人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急需加以治理。
  9月17日上午,考察组现场考察了牙克石市免渡河南山小流域。该小流域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厚度0.3-0.5米,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垦,至1965年开垦耕地面积达到3200多亩。
  从1969年开始,由于不合理种植、坡度陡、土壤抗侵蚀能力弱等多种原因,耕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一些耕地被迫弃耕,耕地面积从原来的3200多亩缩减到了1100亩,已经弃耕的土地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从面蚀发展到沟蚀,形成了长250米-400米、宽2-8米、深1.5-4.5米的三条主沟及数十条支沟。从侵蚀沟土壤剖面上,我们十分清楚的看到了水土流失发生的过程:侵蚀沟底是黄色的土石,之上是3、4米不等的黄土母质,黄土母质之上是约10-30公分不等的黑土。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侵蚀沟边不断有断裂的土块掉落到沟底,原本埋在地下的通讯光缆也由于沟蚀的不断发展而被迫架起一段明线。据牙克石市水务局的负责同志介绍,该小流域造成现在的水土流失局面,仅仅不过短短的十几年。
  考察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元说:"看了这个现场,黑土地的水土流失触目惊心,让我很吃惊,心情也十分沉重。人们对黑土地水土流失的认识远远没有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认识深刻,保护黑土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告别牙克石,我们起程赶往考察的下一站-扎兰屯市。
  扎兰屯,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515平方公里,2002年、2003年分别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生态修复工程、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已分别通过验收和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截止2004年底,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1平方公里。考察组现场查看了东山小流域、徐地营子小流域治理情况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扎兰屯市监测站。
  9月18日上午,考察组在扎兰屯市召开了此行的第一个座谈会。
 
  考察纪行之三:从牙克石到扎兰屯,在对呼伦贝尔盟的部分地区考察时我们看到,黑土地开发、垦殖和建设,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 ,最多不超过百年,但黑土层已经由开垦初期的平均60-70厘米下降到现在的平均20-30厘米。假如没有切实的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没有土地可以耕种,绝非耸人听闻!
 
 
科学考察组听取呼伦贝尔盟有关领导汇报
 
  9月17日下午,科考队开始考察扎兰屯市水土流失现状以及防治情况。
  扎兰屯,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515平方公里,2002年、2003年分别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生态修复工程、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已分别通过验收和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截止2004年底,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1平方公里,治理程度为18%。科考队现场查看了东山小流域治理成果区、徐地营子小流域水土流失典型区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扎兰屯市监测站。
  9月18日上午,科考队在扎兰屯市听取了呼伦贝尔盟关于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汇报。
  呼伦贝尔盟黑土区位于东北黑土区西北部,地处松花江上游地区,是嫩江、额尔古纳河以及众多支流的发源地,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在生物气候及大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了山地森林生态、平原丘陵农业生态、高平原草原生态和低湿地植被生态,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构筑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北疆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遏制本地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保护珍贵的黑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惠及嫩江下游松嫩平原广大地区,因此黑土区综合治理非常迫切。
  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呼伦贝尔盟的领导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表示,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黑土区内现有的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林、草地全部进行封山育林和封坡育草;二是因地制宜、科学防治;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田草牧场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基本农田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生态建设意识。
  呼伦贝尔盟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一是多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二是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三是根据呼伦贝尔盟地处高寒的实际,适当降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四是希望国家能尽早出台更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五是建议对占用的耕地及用工给予适当补助。
 
  考察纪行之四:克山县土质肥沃,种植业历史悠久,那里的绿色食品――大豆、小麦、亚麻、甜菜、马铃薯等等闻名遐迩。在克山,人们看到了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希望,也懂得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任重道远。
 
 
克山县境内被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的黑土地
 
  9月18日下午4时许,科学考察队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赶到黑龙江省克山县。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小兴安岭延伸到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3320平方公里,人口49.1万,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土,素有"黑土明珠"之称,曾经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淡薄,片面发展粮食生产,过度毁林、毁草开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调查,克山县初垦时期黑土层厚度80~100厘米,但是由于每年流失表土5毫米左右,目前坡耕地黑土层只剩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初垦时的7%下降到3.5%左右,全县共有大小侵蚀沟11000多条。
  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恶化,使克山县委、县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就将治理水土流失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全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采取植树种草兴修梯田调整垄向等措施,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学考察队先后现场查看了克山县葫芦头沟小流域、新兴沟小流域和东大沟小流域。
  葫芦头沟小流域总面积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8.6平方公里,未治理前有大小侵蚀沟12条,按照规划设计,通过治理现已全部达到治理标准:共完成治理面积11843亩,其中水平梯田869亩、地埂植物带7080亩、改垄2800亩、封禁治理212亩、营造水保林879亩、削坡1900延长米、修跌水7座、修土柳谷坊68个、修作业路38.6公里。治理后的小流域,现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尚未展开治理的新兴小流域多条侵蚀沟给科学考察队人员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了深刻的感官印象。
  科学考察队返程之际,中秋圆圆的月亮已从天边悄然升起。
 
  考察纪行之五: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县、全国第一个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国际工发组织确定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等等诸多荣誉,对于拜泉县来说决不是誉美之词。
  拜泉县,黑土地治理的典范。
  国土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才有社会安定的保障;有社会安定的保障,才有13亿5千万人口的中华民族崛起的保证。
  拜泉县,为地方的国土安全、粮食安全、社会安定做出了积极的重要的贡献。
 
 
科学考察队进入黑龙江省拜泉县
 
  1951年出生的拜泉县三道镇齐心村农民张占学,1985年承包了当地的11条大沟,栽种了3万多棵树苗,可是天不遂人愿,一场大雨,冲走了1万多棵,张占学欲哭无泪。县委副书记王树清及时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他采取措施,树立信心。如今,张占学的1万多棵碗口粗的杨树,每棵可以卖到200多元,仅此一项,农民张占学的效益就十分显著。
  因此农民张占学在9月19日拜泉县新生乡召开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座谈会"上动情地说:"生态农业是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办法"。
  从张占学的身上,我们应该而且可以能够感受到拜泉县历届领导和人民战胜水土流失的信心、意志、勇气和决心。
  科学考察队车队在乡间公路上行驶,中规中矩的防风林带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演奏赞美生命绿色的乐章。如诗如画的层层梯田、富有创意的跌水、漫川漫岗的坡耕地改造,在拜泉大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给每个科学考察队成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对水土流失孜孜不倦的治理,拜泉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1998年发生在嫩江流域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却是拜泉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拜泉人无忧无虑安居乐业,这得益于水土保持型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避免了自然风险,减少洪涝损失7.5亿元;东北地区最近三年持续大旱,拜泉的片片青山、泓泓绿水、洁净天空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2000年减少旱灾损失2.4亿元……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539.9万亩,耕地361万亩,人口56万,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拜泉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垦殖初期土质肥沃,植被丰厚,黑土层达1米,1958年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发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先进县"奖状,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拜泉地势丘陵起伏漫川漫岗,平均气温低无霜期短,年均降水不足500毫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毁林开荒愈演愈烈,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曾经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境内侵蚀沟多达27000多条,森林覆盖率仅有3.7%,黑土层降到20~30公分,土壤有机质含量也由8%降到3~4%,亩产不足百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一度成为全国贫困县之一。
  严峻的现实、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唤醒了全县上下的生态保护意识,1986年县委、县政府在先行试点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旨在克服短期化行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历史性抉择---实施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拜泉人把全县规划为四个区,即西南部平原区、西北和中部半丘陵区、东南部丘陵区和"三河"沿岸低洼易涝区,在四个区内分别实施了生态农业的十项集成技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三水齐用、标本兼治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可持续利用技术,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基本骨架建设技术,农林牧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构调控技术,农畜产品增值多级加工循环利用技术,技术、资金、劳动密集的外部投入综合配套技术,"生态位"原理应用技术,因地制宜的耕作技术,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技术,以人为本、生态秩序和谐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大规模推进了以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的生态经济工程。
  拜泉人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确保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顺利进行,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体系。20多年来,几任班子,一张蓝图,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日程,县级领导包乡、包片、包工程、包项目,明确规定,与政治荣誉经济利益挂钩,从而建立了强有力的指挥体系和稳定的生态农业建设队伍。
  二是法制保障体系。全面加大了《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并制定了与其配套的六个规范性文件,由人大通过,增强了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三是政策保障体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和内容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等因素,制定出台了资源保护政策、资源开发政策、优惠扶持政策,确保了这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是技术保障体系。20年来利用各级职校培训人员超过120万人次,做到科研、示范、推广三位一体,努力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奖励。
  五是服务保障体系。县水保办提供全方位的系列服务,增强防治队伍的经济实力,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坚持培养、总结、宣传、推广典型,主动给领导当好参谋,定期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各个时期的决策提供依据。
  规划科学、思想坚定、保障有力、措施得当,20年后的今天,拜泉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52%,坡耕地减少径流78%,泥沙流失量减少88%空气湿度增加10~14%,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1%,森林覆盖率达到22.1%,山绿了,水清了,空气清新,天空洁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从人均不足百元增加到人均2200多元。
  黑土地治理的典范--拜泉县的经验证明,生态环境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之后就是巨大的社会效益、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观了拜泉县小流域治理现场之后,科学考察队在新生乡召开了有县、乡、村、屯以及农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科学考察队的成员在座谈会上,详细地询问了承包的细节,两工取消以后当地乡村如何组织农民进行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拜泉县怎样处理水土流失点污染和面污染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原拜泉县委书记王树清说:"我们必须看到黑土地治理的紧迫性,治理黑土地需要一届届的领导、一代代的人民群众做出不懈的努力。你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你还能爱什么呢?"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