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科学时报:沂蒙山区——水土流失中的期待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北方土石山区考察组在济南市举行了考察淮河流域片的启动仪式,山东省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评估启动仪式同时举行。
   “这种山就叫癞痢头!”当考察组进入淮河流域的山东沂蒙山区考察时,沿途的一些荒山秃岭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尽管这里的降水量比海河流域的一些地方要多,但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以及地表本身是大面积的花岗岩、石灰岩,土层很薄,加上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山基本上就剩下裸露的石头,看不到多少植被。
   “上世纪初,这里也曾山清水秀,以前的状况并不像现在这么恶劣!”临沂市水利局局长李克荣表示。20世纪,这里的树木有3次比较大的毁坏: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烧了一批;1958年大炼钢铁,炼了一批;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为了多种地,砍掉了一批。
   “遍地是荒山,到处是石头,没有一块平原地,耕地就是一个石头窝……”在深受石漠化困扰的临沂市费县进行考察时,队伍中有人感叹:“农民在这种地方种地真不容易!”“这叫边缘生存。”据说,有外国专家也评价“这里缺乏最起码的人类生存条件”。
在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人多地少,老百姓要靠在石头缝里多刨出一块地来解决吃饭问题。这样确实能多带来一些收益,但最大的问题是表土松动了,下一场暴雨,就会造成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彻底根除洪涝灾害,要从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做起”,尽管有中央领导做过此类的指示,但在李克荣看来,不少地方领导干部并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一些地方的机构改革中,要裁减人员,首先会想到水保部门。对水土保持的投入远比其它一些项目少,山东全省一年的水保投入也就七八百万元;而为缓解鲁南、苏北防洪压力所实施的沂水东调工程,单是配堤工程就已投入十多亿元。
   “关键是水保工程见效慢,一些领导首先想到的是见效快的项目。”李克荣无奈地说。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前的穷山恶水能变为清山秀水、富山富水。“加大水土流失治理,不光老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好了,洪水威胁小了,生态安全更有保证,好处太多了!”
而水土保持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投入不足。同时,这里也希望享受到退耕还林的补贴,把农民的基本口粮解决了,把不适合耕种的山坡退耕。
    另外,为减轻农民负担而取消农民“两工”,给现在的水保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单靠一家一户,治水治不了,修路修不了,建水坝也建不了,国家投入少、集体也没钱,怎么去担负用工费用?”农民也有通过水土保持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比如,曾发生过一些老头、老太太每人凑1000元钱修路、治水的事情。
   “取消两工不能一刀切!”李克荣说。给农民减负是大势所趋,但在目前的国力下,怎么解决农民负担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矛盾,这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背景链接
    由于人口稠密、特殊的自然条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每年带来1亿多吨的泥沙下泻,造成了山区河道、水库淤积日益加剧,水利设施的蓄、排水能力降低,给流域综合防洪体系带来隐患。水土流失不仅加大淮河防洪压力、加剧水环境状况恶化,而且已经造成大约17万公顷的“沙化”、“石漠化”土地,还有很多不足30厘米土层厚的山场由于水土流失,土层正在逐步减少并可能丧失可利用能力,加速土地资源枯竭,并将进一步加剧本已突出的人地矛盾。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迫切。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