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水保监测:现实困境呼唤科技投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三家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正在全国范围展开。作为八大考察组之一的北方土石山区考察组,由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水利部水保司、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等组成。他们在8月18日至9月7日完成了海河流域的万里科考,又在9月14日至9月30日完成对淮河流域的万里科考。记者跟随北方土石山区组的专家们一起考察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情况,同时也感受到应该得到普遍关注、引发大众思考的一些问题。
科考队的数据“饥渴”
沐浴着海河流域的灿烂阳光,承受着淮河流域的绵绵细雨,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北方土石山区组跋山涉水,看到了水土流失带来的触目惊心的沙化、石漠化,沉思着一系列生态问题,同时也领略到山水一色的水土保持治理典型,享受着林茂粮丰的喜悦。不过,一个沉重的问题始终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视觉不能代替科学依据,科学需要数据支撑。
本次科考的目的是要推动我国水土保持事业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此次科考想要回答: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水土流失是变轻了还是恶化了?水土保持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过去的经验、教训?有哪些新问题?新形势下的难点?战略、战术上应该怎么做?
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数据。但一路走下来,无论是在现场走访,还是在室内座谈,大家发现很少有来自观测、监测的数据,大多数数据都是当地官员或技术人员估算出来的。这种估算的数据很难引为科学依据。
包括水保对水资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水保与防洪减灾的关系是什么?水保能减少多少河道和水库淤积、在多大程度上削减洪峰?这些现在都不能确切地回答出来。
在一路考察中,很多地方水保人士呼吁尽快建立水保监测网络:
“监测是很重要的工作,不做,侵蚀模数怎么出来?不知道这个,水土流失的演变过程说不清楚。同时,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有多严重?如不监测,同样得不到数据,没办法有效管理,进而影响执法。科研课题必须建立在可靠的观测数据基础上!”
河南省鲁山县南部是泥石流多发区,修好了的小型水库,当年一次泥石流就能给填满。有老水保表示,“针对海啸、台风,现在都讲预警,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泥石流、滑坡,危害也很严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影响,但是离开水保监测,预警就缺乏依据!我们建议首先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立起来,同时需要建立预报预警系统,以对工矿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泥石流、滑坡等进行及时监测预报。”
“发展中国家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对较多,中国水土流失比别国严重。”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强国研究员介绍说。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历史、地理因素,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我们一路都能感受得到。
在山东沂水县所考察的圈里乡,20年间,由于土壤侵蚀,5万亩耕地中有6000亩失去耕作价值。这些地方地理特点就是土层薄,不经治理,一场大雨就刮走一层土,很快就留不下什么了!
淮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带来频繁洪涝灾害,更易引发水土流失。
正因为如此,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副院长朱清科教授在结束淮河流域科考之际作出的判断是:“淮河流域山丘区土层较薄且石砾含量较大,该地区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较大,虽然土壤侵蚀总量不是很大,但后果很严重!陡坡耕地极容易形成石漠化和砂砾化!”
即使面对这样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由于没有点位监测,大量数据缺乏,水土流失程度、危害、保持效果等都无法定量说明,包括预测,我们至今还是利用美国的方程,没有数据依据、没有钱做我们自己的预测模型。”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保处副处长姚孝友无奈地说。
人才匮乏
记者考察中了解到,流域内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至今尚未起步,流域中心站和省级监测总站近两年才相继挂牌,且只开展了一些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保监测工作;很多水保项目对监测重视不够,也没有配套监测经费。而以前建立的观测站点大多因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原因,难以维持;由于工作艰苦、工资待遇低,很难引进大学毕业生,大专、中专也很少,这直接影响到观测站的技术水平。“水保监测工作很苦,一下雨,别人往屋里跑时,做监测工作的得往外跑。加上站点偏僻,留不住大学生!”
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基层水保试验站的一个普遍现象。
石家庄市水利局高工李怀甫也在感叹水保业界人才匮乏,全市从事水保管理的人员中,学水保的只有20%,全石家庄市,县乡一级几乎找不到一个水保专业的毕业生。
河北省保定市,全市有水保管理与技术人员共300人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人,中专程度不足30人,其中水保专业毕业的只有四五个人。而且60%以上的经费来源靠自收自支。
在山东省,全省水保从业人员有1300多人,山东省水利厅水保处副处长董勤瑞透露,这其中,水保专业毕业的很少,不到5%,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也不足5%。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配备通常与当地治理任务轻重有关。在安徽省,只有黄山市和安庆市及一些山区县因为水保治理任务重而设有专门的水土保持科(室)、股,其他地方,水保与农水都合在一起。包括安徽省水利厅下也没有独立的水保处,而是合并在农水处内。省农水处副处长史志刚介绍,全省水土保持人员有1124人,其中专职120人,兼职为1004人。
治理任务轻,并不意味着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就很乐观了,不管是在海河流域还是淮河流域,都可以看到,未经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历练的县,当地相关官员和技术人员的水保知识也相对贫乏。
急需科技投入
在河北省易县水保试验站,大家看到这里条件非常差,因为是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建站,靠与中国科学院合作争取科研项目才能生存下来。在观测点,正在从事观测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于静洁研究员介绍,由于没什么钱,缺乏可靠的避雷设施,曾经在今年夏季遭遇一次雷击后,观测室内很多设备被破坏,包括损毁几台计算机,数据也都丢失了,很多工作算白做了。其实,更为危险的是对观测人员安全的威胁。目前,气象和径流小区仍然暴露在这种危险当中。
山东蒙阴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做过十年的观测,有很规范的资料汇编,给考察组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1998年以后试验站就没有编制没有运转经费了,持续了十年的观测只好停下来了。像这样的情况,全省原有的6个水保站中竟有5个。只有一个泰安站转为水保研究所,监测工作才延续下来。科考组对此非常惋惜。
基层水保人员生存普遍比较困难,很大一部分资金要靠自收自支。安徽省现有4个水保试验站,1985年挂牌,1986年开始观测,每个站6个人左右,县水利局编制,进行小区观测。省里每年拿出20万元,以财政拨款方式给每个站5万元科技经费。为了维持观测站的运行,有的搞经济林开发、有的承包荒山建苗圃、有的搞中药材甚至养狼狗,也从农水中支持一些自主经营方式养自己。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经费困难。尽管如此,从数据代表性来说,“布点还是太少,希望国家尽快启动监测系统”。
河南省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水保所,同时设了7个水保试验站,基本都坚持到现在,但生存情况堪忧。2000年前每年省财政给7个站的总经费是50万元。平均每个站7万元左右,科研经费足够了。但2001年之后,没有了这笔经费。河南省水保监督检测站站长田颖超介绍说。
鲁山的呼声
河南省鲁山县是全省水保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县。
鲁山水保试验站是河南省7个试验站中唯一具有乙级资质的试验站,建站以来1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省市奖。以前每年省财政拨7万元科研经费,2001年开始,没有这笔经费,由县财政每年支持一些经费,财政困难,要靠给周边县份做水保规划来维持运行。
曾担任县水保试验站站长的鲁山县水保股股长徐红伟表示:计划经济虽然有很大弊端,但也有优点,就是年年有计划,可以接着做,现在的体制,是通过上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有项目就做,没有项目就没法做,没有连续性,而且是应急性的,有限的水平也不能很好发挥出来。
问起科技投入,鲁山县水保试验站现任站长高太成、副站长杨三平表示,“只有维持人员的费用,科技、避雷技术的投入想都不敢想!”监测比观测更全面,他们正计划做一个封闭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监测。“危险性大,每次下雨都得观测降雨总过程。水土流失的危害、治理措施的治理效果,滑坡、泥石流、危险地段在降雨过程中就得去监测。”虽然危险,他们也想有所作为。下一步他们还想多做方案,用做方案赚来的钱养科研课题。
“水保属于公益事业,水保监测更应该是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抓起来,不应该把这个职能砍掉。”这也是他们的一个呼声。史志刚说,“我们做计划很困惑,监测网络规划、水保综合治理规划、水保生态修复规划、大别山区水土保持规划等我们都做了,但无能为力,没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的大力支持,也只是一纸空文!”
在没经费、没机构的情况下,做不了多少事情!相反,在陕西、山西等这样的有机构、有人、有充分水保投入的地方,容易做出成绩。姚孝友表示,“淮河流域的监测没起来,有开发项目的地方建了一些,但面上的很少,没有仪器设备,尤其是定位监测设备。建设径流小区观测需要钱,设备运行费。有钱、有经费,调配人员不成问题。关键是缺乏投入。”
据悉,水利部一期监测站网2003年启动。考察组看到河北省水保监测总站的桃林口分站建立起来了,径流小区和实验小流域布设非常规范,给人以安慰。但一期工程的重点主要在西部省份,北方土石山区期盼着二期工程的启动。
“遥感是了解面上情况,但要了解量的情况,还是有赖于地面观测,否则解决不了问题。”安徽省水保监测总站办公室副主任凤海明,也建议水利部尽快实施水保监测二期工程。
蔡强国研究员也谈到另外一个问题,缺乏水保数据,不光是缺乏投入,还在于数据不共享、不标准。有些是断断续续,没有延续性,因而虽然花了不少钱,也没有意义。有的人把数据揣到自己兜里,也不整理,等他离职后,这些数据等于浪费了。
(记者 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