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已走进24个省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特约记者 杨亚非) 10月30日,记者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第二次组长上获悉,截至目前,该科考活动已开展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察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成面上的考察任务。
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于今年7月初联合发起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是建国以来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考察。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考察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及其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客观评价我国的水土流失现状、现有防治技术路线及工程实施效果,全面总结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科学提出我国主要类型区防治水土流失的目标、标准、技术路线和方法等。
据了解,此次考察活动为期一年半,在全国范围内分成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北方农牧交错区、长江上游区等7个区进行实地考察。目前已经有三个区完成了面上的考察工作,另外四个区都将在年底前结束面上考察。与分区考察同时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考察和专题研究工作也都有了初步成果。
据水利部总工刘宁介绍,截止目前,整个科考活动已经累计历时308天,考察了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0余个县市,足迹遍布全国300余万平方公里,行程达到9。84万公里,参与单位277个,人次550余人。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说,此次科考活动启动后,立即引起了相关行业和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调动了全国生态建设领域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参与,直接参与考察工作的两院院士多达23位,还有200多位来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生产单位的生态、环境、资源、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科考活动也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流域机构的大力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水土保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考察组每到一处都精心组织农户调查,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认真的座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了解到基层的许多想法和要求,并为基层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
另据了解,此次组长会议各小组都详细汇报了工作进展、阶段成果、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科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副院长孙鸿烈,科考领导小组成员水利部总工刘宁、水保司司长刘震,以及中国工程院、各流域机构、相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