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需要科学模本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我愿意做一名义务宣传员来推广这里的经验,如果可以的话,也愿意带个研究生好好在这里做些研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冯宗炜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毫不犹豫地说。
11月2日,记者随全国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综合院士专家考察团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大同乡考察时,一种俗称“长藤结瓜”的治水工程引起院士、专家们的赞叹。
凉山州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在实施“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后,大同乡成为重点治理地区,结合当地水土、降雨等多种因素生发的治水工程,成功解决了农民的吃水问题,也使农田得以灌溉。当地人之所以把这项治水工程称为“长藤结瓜”,是引水渠、灌溉渠、导洪管犹如三根藤,而分布在山顶和山坡的87个山平塘好像结的“瓜”,3960座微水池就是这条藤蔓上开放的“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的水利设施建设模式。
宁南县地处金沙江下游,属干热河谷气候,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旱涝交替,因此成为治理难题。冯院士说,“雨季要防洪储水,治理好水利后,就考虑农业发展。这里的模式就体现出综合治理的成效,而不是以往单打一的混乱局面。未来这里可能还会发展,但目前的建设已经很好地体现了政府对水保和农民生存环境的重视。”
大同乡是宁南县有名的黄土坡,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流传着“好个吴家坟,挑水累死人”和“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当年大同乡严重缺水的情况及其恶劣的生态环境。据介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只能种玉米、花生、红薯,1988年,人均收入仅有320元。正因如此,大同乡成了一个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乡。
1990年,水土保持工程开始在大同乡实施。当年10月,大同乡以新场村1组作为示范点,干部群众奋战一个秋冬,将200亩坡薄地改造成高标准梯地,两座蓄水达5000立方米的山坪塘建在了梯地中央的高点,13公里的大田堰做了三面防渗,7.6公里的灌溉渠穿行于田间。“渠成银水来”,新场人盼了多年的水终于从远处欢快地流入山平塘。次年开春,200亩梯地栽下高糖新品种甘蔗,亩产8吨多,亩收入超过1500元。
首次改土、治水成功,当地农户得到了实惠,信心大长。同时,国家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精品流域治理以及大示范区治理等项目也在大同乡实施,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大同乡提出一个逐年治理的方案。十多年来,共完成坡改梯8200亩,配套蓄水2500立方米以上的山平塘87口、微水池3960口,安装导虹管29.6公里、沟渠防渗213.8公里,其中,配套田间渠163.8公里,植造水土保持林1.74万亩、经济林4万亩。大同乡调整产业结构后,大力发展甘蔗、蚕桑、烟叶等经济作物,2004年与198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由480万元上升到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956元。全乡林草覆盖率已提高了37.6%,栽植埂边桑820万株。
“作为科学工作者,几十年来希望做的事情,我今天在这里看到了。”冯宗炜院士说,“我一路看到栽植了很多埂边桑,这不但保土护田,又可以养蚕抽丝产生经济价值。林草覆盖率也比较高,农民的收入也翻番了,这种顺应自然而发展的模式,才是符合生态结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但是,我感觉到科技投入还是不够,这里虽然已经做出了成绩,但是普遍缺乏科学数据,很多东西难以量化。”冯院士分析,“实际上农民、乡政府都不能很清楚地说出到底投入了多少治理成本,国家和乡政府的投入有账本可查,但是农民出工投劳等,都没有一本清楚账。虽然治理乡土关乎农户生计,以前多是自愿投工投劳,但是没有准确、完整的科学数据做基础,以后就不能在相应地区很好地推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就表达要带研究生在这做研究工作的初衷。深刻研究这些模式,使其更具稳定性和完整性,如果这些课题也跟上了,我相信就有了一个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成功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