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生态安全喜忧参半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院士专家团于上个月来到金沙江下游地区,实地考察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工作。院士专家们深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5个县,察看现场,走访农户,与当地党政领导和水利干部座谈。考察发现,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让人备受鼓舞。但同时更感受到,要扭转水土流失严重局面,确保当地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仍任重道远。
长江上游河段被称之为金沙江。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通过长江流域相关水文站的监测发现,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地区产沙量最多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58亿吨,占总来沙量的48.8%。而攀枝花市以下的金沙江下游地区更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这一地区包括云贵川三省的51个县(市、区),总面积虽然仅占金沙江流域50万平方公里的20%,产生的输沙量却占83.5%。为此,在1989年国家启动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中,金沙江下游被列入“长治”项目区。如今,16年过去了,项目区治理效果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金沙江下游生态与环境状况怎样?这些正是院士专家们所关注的。
小流域综合治理——
呈现巨大生命力
水土流失区一般都是贫困山区,“长治”工程涉及的197个县中,80%以上属于贫困县。贫困与水土流失互为因果。
记者随考察团先后来到四川凉山州的普格、宁南、会理三县,跨过位于攀枝花市的金沙江大桥继续前行就进入了云南楚雄州,那里的元谋和姚安两县是云南境内的考察重点。一路走来,到处是山。确切地说,是一直在山里走。山高、谷深、坡耕地面大量广是给人最深的印象。凉山州765万亩耕地中,坡耕地占76.68%,与此对应的是全州17个县(市)中有11个贫困县。
坡耕地都是“靠天收”,只能种些耐旱的玉米、土豆、红苕等农作物,产量和产值都很低。经不住雨水的冲刷,坡耕地在水土流失中地力更加下降。于是就出现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现象。在普格县,我们看到很陡的山坡都被开垦成了耕地。吉伍木牛县长介绍说,坡耕地每亩收入不到100元,人均一般二三十亩才能维持生计。现在全县有4万多人住在又高又陡的山上,按规划都要迁移下来。从已经迁下来的两个乡看,政府扶持在缓坡进行坡改梯后,实现人均一亩梯地,而产值顶得上原来的二三十亩,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
来自云南省的资料显示:不到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0%的坡耕地,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则超过总量的40%。
坡耕地无疑成了水土流失的策源地。
针对这一症结,各地在“长治”工程建设中,把水土流失防治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为突破口,以坡面水系配套为重点,进行山水林田路和能源综合治理。通过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承载力,增加农民收入,使更多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践证明,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与环境明显改善。
宁南县大同乡过去很穷,穷在山高地薄,穷在无水灌溉,一直过着“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日子。1990年,大同乡在“长治”项目的支持下开始治山治水。他们首先将坡地改成梯地,建起山平塘、水窖和灌溉渠道,有了水源保障后开始种植需水量大而产值高的甘蔗和烤烟,所有梯埂全部栽上蚕桑。10多年来,大同乡面貌巨变,当年的穷乡村告别贫困岁月,人均年纯收入由320元增加到1956元,草房变成瓦房,电视机、洗衣机、拖拉机甚至汽车都进入了普通农家。与此同时,宜林坡地都种上了水保林草或经果林,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7.6%,土壤侵蚀量由每平方公里3860吨下降到1056吨,减蚀率达72%。大同乡的变化是金沙江下游水保工作的缩影。会理县在治理中根据自身条件发展石榴、烤烟产业,成为全国第一石榴生产大县和烤烟生产大县;而被称为天然温室的云南元谋县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治理区种植亚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远销全国各地,20个贫困村的3万多人由此摆脱了贫困。
无疑,“长治”工程给人们带来巨大鼓舞。10多年来,楚雄州就是靠这种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治理了4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曾是满目荒山秃岭的楚雄州如今已成为林草覆盖率超过60%的滇中绿色窗口。
通过实地考察,院士专家们对这种治理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四川大学唐亚教授认为,要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生态问题。对于农民来说,治理水土流失能见到经济效益他才肯去投入,具有经济效益的生态系统是最有生命力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冯宗炜院士,青年时期就曾到金沙江地区搞过生态调查,看了大同乡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山绿民富,高兴万分。他说,作为科学工作者,几十年来我一直希望看到的景象,今天在这儿看到了。他们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都非常显著,不愧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长治”工程是保障国土安全和生态修复的伟大系统工程。“长治”要打持久战,要坚持搞下去。
资金不足——
生态建设难以逾越的障碍
经过16年的治理,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局部明显好转,但整体仍呈恶化趋势,防治任务艰巨。
为什么防治工作缓慢?其实,我国在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防治上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路线和模式,现在面临的一大难题是资金。
凉山州副州长达久木甲说,“长治”工程让我们贫困地区看到了希望,大家热情很高,7个尚未列入重点治理的县,也都早早做好了规划。十几年来国家已经投入1.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0多平方公里,但全州还有2.6万平方公里等着治理。按照现在的速度,全州要100年才能初步治理一遍。
’98长江大水后,国家加大力度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除“长治”外,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国债水保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水利部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了防治结合,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行水保生态建设的新思路。几年来,各地生态建设成效很大。而以坡耕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承担着重要角色——通过治理区土地承载能力的提高,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更大面积的“生态自我修复”等生态建设提供了条件。
实际上,国家在实施“长治”工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财力。长江委水保局副局长廖纯艳介绍说,国家在“长治”工程的投入是稳步增加的,由工程启动之初的0.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78亿元,中央累计投资达26.19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万平方公里。
尽管中央投入很大,但和国家生态建设的需求比显得“杯水车薪”。
宁南县罗定山副县长算了一笔账:起初“长治”国家补助标准是每平方公里1万元,现在达到8万元,实际上需要二三十万才能拿下。全县共投入治理资金1264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296万元,各级配套资金115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9197万元,占总投入的73%。
算账看得出,群众投入占大头儿。
现在,又出现了新情况。随着国家税费改革取消农村“两工”制度,群众投劳成了问题,致使资金问题更加突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空前挑战。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说,小流域综合治理一般是选择先易后难、投入少见效快的区域,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换句话说就是治理成本更大了。依靠国家投入是一方面,现在要积极探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寻求对策。
考察中发现,各地干部群众对水保生态建设认识深刻,愿望迫切,主动改革,大胆实践,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元谋县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大户治理”,累计开发治理“四荒”9.26万亩。姚安县采取“群众投工承诺制”,由村民委员会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征得2/3以上村民同意后出具群众投工承诺书,并以此作为小流域治理立项的必要条件,扭转了过去发动群众难、措施落实难的被动局面。
四川和云南两省许多小流域综合治理搞得好的地方,一般都是采取“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共唱一台戏”的做法。具体说,就是根据小流域综合治理设计确定的目标,由政府负责协调水利、林业、农业、财政等部门,将他们分别负责的“长治”、“长防”、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捆绑”起来,形成合力打攻坚战,这叫“统一规划,协同作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
专家们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郑度院士说,水保不是一项单独的内容,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要把不同部门的项目结合起来,和老乡利益结合起来。由于工程一般是在项目支撑下运作,各部门要对项目负责,因此往往各搞各的,这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林业的“长防”、退耕还林,农业的坡改梯,这些完全可以和水土流失治理结合起来。
陈国阶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此次科考中他非常关注治理模式。他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成功,但现在的规模还很低。长远看,农村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的工业化就是产业化。目前治理区的产业主要还是以各家各户为主,规模小,离现代农业要求的规模化还有很大距离。建议治理要上规模,水保要与农业产业化密切结合。现在看来,这种投入是值的,国家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人为水土流失——
敲响生态安全警钟
楚雄州龙川江是金沙江一级支流,其下游元谋县的黄瓜园水文站的实测数据表明,每立方米水的含沙量上个世纪60年代是4公斤,80年代发展到8.4公斤多,20年间增加了两倍。
据了解,金沙江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但却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等,其中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的1/4。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生态安全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水电工程、公路建设、矿山开采等各种工程性水土流失,导致一些地方水质污染、水源枯竭、水利工程淤塞垮塌、土地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频繁。
四川省水保局樊太岳局长讲述的两件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但让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一是关于森林的。70多岁的藏族老人贡朱生活在金沙江一级支流的雅砻江边,30岁前,他家周围山清水秀,从没听说过泥石流这个词。自上世纪60年代大量砍伐木头,树没了,水变黄了,再后来,他看到了3次大泥石流。另一个是关于开矿的。攀枝花宝鼎煤矿开采了40年,出现大量采空区,到处是地表塌陷,新建的房屋就倾斜裂缝。今年8月的一个早上,一农妇抬腿出家门,却掉进了刚塌陷的5米深大坑里被摔成重伤。采空区地下水下降还造成大量植物死亡进而加重水土流失。
凉山州领导在汇报时的反映有些无奈——上个世纪国家建设需要砍伐了大量森林,许多县生态“透支”又得不到及时补偿,导致生态恶化,极大地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在州内搞开发的一些大公司,异地注册异地缴税。我们输出大量资源后只能得到少量税收,还不得不面对他们留下的水土流失、污染和采空区等后患,当地政府压力很大。正可谓“资源拿走了留下的是贫困,财富拿走了留下的是污染”。
生态建设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云南和四川省水利厅领导都呼吁,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输出地与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方面的政策措施,如征收生态税、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等。
其实,在补偿机制建设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尝试和探索。攀枝花市政府出台政策,按所采原煤每吨2元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和补偿费,2004年仅宝鼎区就收取了1400多万元,用于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和农民搬迁安置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何大明教授建议:应研究政策生态学,加强生态退化与政策关系的研究,评估过去的政策,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对现在制定政策、指导生态建设将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金沙江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重要地位和显著的治理效果,建议把金沙江流域列入“十一五”关键生态区进行治理。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认为,水土流失是各种生态问题的集中反映,同时水土流失又是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和贫困的根源。通过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这次考察所见到的治理模式和成效,他坚信水土保持是扭转生态恶化和摆脱贫困的关键。在生态严重恶化地区,水土保持搞好了,就是抓住了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确实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