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生态修复催绿长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诉求人与自然和谐
   
    从人工治理转变到注重生态的自然修复,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目前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许多项目区出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
    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廖纯艳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江委2005年底对全国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进行验收的结果表明,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林草植被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是新时期加快防治水土流失的新举措,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意义重大。
大地增绿与农民增收双赢
   长江流域原生态保存极为完整的江西省资溪县,在改革开放之初,引进化工厂,建起造纸厂、农药厂,结果牺牲了生态,经济也没有得到发展。被列为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区后,该县决定“不建工业园区”,对破坏植被的产业,坚决关、停、限。还培养发展了一支3万多人的“面包大军”,将7000多家面包店开到全国800多个城市,这支85%为山民的“面包大军”放下斧头,走出山林,为保护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态修复是支点,带来了无穷的财富。”曾任该县副县长,现任抚州市水利局局长的丘俊峰说,目前,红隼、白鹭、苍鹰等30多种鸟类回归资溪,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生态与环境引来外地客商投资十几亿元,经济发展使全县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以上。
    像资溪县一样,三年来,全国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区充分因地制宜,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禁治理,并合理解决好因封禁而带来的粮食、燃料、饲料和木材短缺等问题。同时,积极营造适应生态自我修复的外部环境,通过舍饲养畜、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了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好路子,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监测科研成果,目前已全面通过工程验收。
    廖纯艳说,长江流域光、热、水、气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在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少的情况下,植被容易恢复。各地的实践证明,凡是开展封山禁牧3年以上的地方,植被覆盖度、土壤蓄水保土和涵养水源的能力都大为提高,生态与环境得到改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
从“治”到“防”的转变
    在过去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人们对“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向沙漠进军”等口号耳熟能详。但经过实践证明,在长不出树的地方种树,在长不出草的地方种草,往往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徒劳,多数只能无功而返;而只有顺应自然条件,把现有的森林、草原封育保护好,才是最经济和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
      2001年,长江委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要求,选择长江流域内910个县,投入900万元资金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2002年,水利部也启动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当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达到了40个。
    廖纯艳说,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在经历了50年的探索实践后,工作思路上的重要转变。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为指导,改变过去那种被动地在生态与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时才采取人为措施治理破损生态系统的做法,注重于利用政策法规等法律、行政手段对生态修复区实行严格的管护,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融入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技术,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从而实现长期保持水土的目的。
         20048月,长江委根据新时期我国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需要,对“长治”工程提出了新的防治思路。即“从过去人工治理为主,转变到从消除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出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水土保持措施,满足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需要,从而促进大自然自我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当年,“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区的8省(市)的38个县推广实施了“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生态修复由试点向大范围推广的跨越。
据介绍,“长治”工程各重点防治区按照新的要求,更多地依靠和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自我修复,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不仅使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人与自然日趋和谐,广大农民通过实施能源替代、舌饲养畜等措施也从中获益。
防治水土流失的新举措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长治”工程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万平方公里,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开始逆转,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预防监督、重点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多位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逐步建立。
    但在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目前还有近5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需要治理,滑坡、泥石流、崩岗等侵蚀强度大、向长江输送泥沙量大、治理难度大的特殊流失类型治理尚未开展;长江上中游1.5万亩的坡耕地仍然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同时还有200多个贫困县深受水土流失灾害的困扰。
    “目前,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廖纯艳说,如果按现在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和速度,需要50年时间才能初步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区域治理一遍。
而实践证明,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大、资金投入有限的国情,是新时期加快防治水土流失的新举措。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说:“生态建设既要人为治理,更要重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后者更为快捷有效,也最省钱。”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熊铁也指出,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是中国从几十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范围和力度还将逐步扩大。
周长征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