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中国水利“亮点工程”淤地坝建设巡礼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甘肃淤地坝建设促水保进机制创新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黄邦建 王答相) 中国水利“亮点工程”淤地坝建设实施三年来,甘肃省各级政府在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黄委会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小流域坝系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以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在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质量标准、效益监测、运行管护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全省共有26条小流域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黄委会的技术审查,其中正式批复了环县城西川等20条小流域坝系,主要分布在庆阳、平凉、定西、天水和兰州5个市的16个县(区),流域总面积1675.69km2,规划建各类淤地坝813座,其中骨干坝255座,中小型淤地坝558座,已分别列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专项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付诸实施。其余6条小流域坝系,正在按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报批。其规模之大,效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截止2005年底,三年间全省淤地坝共投入建设资金1592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904万元,地方配套8025万元),批建淤地坝353座,其中骨干坝90座,中小型淤地坝263座。2003—2004批建的268座淤地坝中(其中骨干坝68座,中小型淤地坝200座),有233座已开工建设,完建率达70%。其余35座2005年新批建的85座淤地坝均已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计划2006年开春开工建设。
    这批坝系工程的建成将对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保护下游安全、解决群众交通、提高水土资源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年来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建坝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经验,并有效地促进了水保机制的创新。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根据水利部“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全省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区的各市(州)、县(区)均成立了淤地坝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书记或副县长任组长,水利、水保、农业、林业、电力、计划、工程所在乡村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如配套资金、土场道路占地、土地淹没、工程防汛和运行管理等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制定、完善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淤地坝建设和运行管护提供政策扶持。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有关项目市县水保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淤地坝建设管理,增加了机构和编制,配备了强有力的技术人员,负责淤地坝建设管理与规划、勘测、设计工作,为淤地坝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搞好项目前期工作,是淤地坝工程顺利上马的重要基础。淤地坝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的原则,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和有关规范、规定为依据,在坝系工程布局上,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兼顾沿黄支流”的发展思路,编制完成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明确了全省淤地坝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在规划的指导下选择试点流域,目前已开展的20条小流域坝系80%以上分布在多沙粗沙区。在坝系可研报告和单坝初步设计编制方面,各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坚持做到坝坝到位,严格按照黄委颁布的《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部颁《规范》和省颁《标准》进行编制。在可研和初步设计的审查上,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进行逐级审查报批,从而保证了小流域坝系可研报告和单坝工程初步设计的质量,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力推行“四制”,是淤地坝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甘肃省的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公示制。通过实行项目法人制,各有关县(区)水利水保局(站)作为淤地坝的建设单位,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管理,全面负责淤地坝项目的实施。通过全面实行淤地坝建设监理制,各建设单位以小流域坝系为单元,选择具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甲级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淤地坝工程实施旁站监理与巡回监理,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和有关规范对所有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进行监控。通过试行工程招投标,引入了竞争机制,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通过实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在工程正式开工前,根据下达的投资计划、建设任务和批准的初步设计,将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单位、责任人、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等内容以公告牌的形式,在项目建设的显要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工程建设透明度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明确责任,规范施工,是淤地坝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近年来,甘肃省淤地坝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逐步建立起了建设单位总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和管理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各建设单位在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坚持有资质的单位投标,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工作任务、时间和质量标准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做到有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规章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投入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及机械的质量等。各监理单位本着对工程质量和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原则,坚持选派有一定经验的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理,按要求施工,对淤地坝的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实行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省市两级业务主管部门经常深入淤地坝建设工地,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突破口,狠抓质量管理,效果十分明显。
    五、落实管护责任,加强防汛管理,是淤地坝建设运行管理的有效机制。该省一直十分重视淤地坝的运行管护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特别是对竣工验收的淤地坝及时落实移交管护手续,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和责任,由所在乡、村或使用单位负责管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防汛值班制和防汛联系汇报制 “三项制度”;坚持防汛责任、措施、物资、抢险队伍四落实,加强了处理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严格汛期防汛预案的监查力度,切实加强了淤地坝的防汛管理。建设单位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自管、乡村管理、承包、租赁、拍卖和股分合作等多种形式,以承包方式移交给当地村民承包经营,用回收的承包资金建立淤地坝维护基金,实现以坝养坝的运行管理已全面展开。
    六、加强培训与交流,是淤地坝工程建设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淤地坝建设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技术性强的工作。为了适应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的需要,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淤地坝建设顺利实施,甘肃省先后编制出台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甘肃省小流域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和《甘肃省淤地坝建设管理文件汇编》等技术文件和规范。开展了安定区称钩河和环县城西川两条小流域坝系监测体系试点建设,为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淤地坝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年间先后有300多人次参加了由省、市、流域机构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举办的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技术培训班,进一步培训了技术队伍,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时还组织有关市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赴宁夏、山西、陕西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经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借鉴了建设经验。
    七、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是淤地坝工程福民造福的重要渠道。为了使社会各界对淤地坝建设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及时了解全省淤地坝工程的建设情况,支持和参与淤地坝建设,各级水保业务部门充分利用动态简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标语等形式,通过专题采访、典型推广、经验介绍、动态传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淤地坝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及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全省宣传报到淤地坝建设的专题材料60多篇,宣传标语3000多条。拍摄的《甘肃省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专题片,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后期到了很好的轰动效应。庆阳市水保局制作的两个反映淤地坝建设专题片,分别在庆阳市电视台《科技园地》、《留住这方水土》、《为了这方水土》栏目进行报道,更加激起了农民群众建坝的积极性。配合流域机构淤地坝建设工作简报,及时报道和宣传全省淤地坝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都为淤地坝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