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修复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山西右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尤代强 孙太旻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黄土丘陵缓坡区,与内蒙古接壤,属国定贫困县。全县总土地面积1964km2,总人口10.6万人,地广人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其中生态修复项目区总面积340km2,涉及6个乡(镇)的38个自然村,总户数3360户,总人口13362口人,人口密度39.3人/km2,耕地面积6681hm2,人均耕地0.5lhm2。
自2001年实施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一期项目以来,项目区自然植被明显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使该县由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实践证明,在人少地多地区,生态修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是改善生态环境,多快好省实现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也是水土流失重灾区,建设美好生态和富庶农村的首选之路。其成功做法是:
在项目建设管理上:一是划定封禁界线,明确管护范围,确定管护职责;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公布有关政策、制度和乡规民约,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三是确定管护人员120名,严格进行管护;四是加强项目监测,正确评价实施的效果;五是加强生态修复的日常管理,提高建设效益。
在项目措施的实施上:一是制定规章。县委、县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通告》、《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管理,保护林草植被的若干规定》、《生态修复管护条例》、《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发布封山禁火令的通告》等五部强制性规定;同时,由县水利局牵头制定了《生态修复封育保护奖罚制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管护人员职责及管理办法》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乡规民约》等。二是加强宣传。自实施以来,全县共出动宣传车辆300余车次,印发宣传资料35000余份下发至项目区涉及的各个村庄;在项目区的醒目地方,刷写与生态修复、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关的墙体标语700余条;对县里制定的强制性政策规定与规章制度,通过县有线电视台以通告的形式共播放80天次;树立生态自然修复标志及宣传碑320块。三是在离村较近的路口、行政分界、项目区边界及重点管护地段建立铁丝网围栏设施220公里。四是结合实施项目,先后实施人工补植、补播林草6万多亩,人工抚育林草面积2万多亩。五是结合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的实施,新修基本农田7000多亩,其中梯田2000亩,滩湾地5000亩;造林24000多亩,人工种植紫花苜蓿与沙打旺等牧草6000多亩。六是结合全县“百村万人大移民”工程的实施生态移民,先后有276户1200人,在最近三年内陆续搬迁到威东、振兴等移民新村。尤其是芦草湾、青羊沟村,实施了整体搬迁。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规定。生态修复项目启动之初,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右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县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财政局、发改委、土地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组成员。为了加强项目的日常管理,同时成立了生态修复项目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水利局。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修复方面的政策规定,使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了项目的有序顺利实施。
——精选管护人员,切实加强监管。生态修复的关键是监督管护,防止滥牧和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自然植被的行为,而其核心是要选择好认真负责的管护人员。为了搞好生态修复项目区的监督管理,他们在项目区的村庄,选择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责任心强、年轻有为的村干部或村民120余人担任专职管护员。为规范专职管护员的行为,制定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管护人员职责及管理办法》,明确每人的管护范围,签订管护合同,人员工资与管护效益挂构,严明奖惩,做到责任到人,确保项目的实施成效。
——加强宣传攻势,提高思想认识。由于该县地广人稀,长期以来农民已形成了广种薄收、野外放牧的传统习惯。要彻底改变这种陋习,光靠管制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大宣传和说服教育工作的力度。自2002年以来,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各种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等宣传资料、在项目区树立标志碑、书写墙面标语、县有线电视台播放强制执行的规章制度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同时,组织技术人员进驻农村,讲解水土保持科普知识,讲授生态自然修复的好处,使农民真正了解什么是生态修复以及生态自然修复的重大意义,应该怎样自觉地保护植被,从而把保护植被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实施生态移民,减轻人为破坏。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封闭式管理,也不是单纯的禁牧、禁伐,而是要在确保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下,控制人为破坏,实现生态植被的自然恢复。为了给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借鉴外地“建设中心集镇、实施生态移民、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经验,县政府在2002年初制定了“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生态移民”的发展战略,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有关的优惠政策及相关措施,并附诸实施。通过移民,减轻了人为对生态植被的破坏,使原来超负荷的土地压力得以缓解。
——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农民收入。为了真正做到“封得住、效果好、不反复”,加大对生态修复项目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农民收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该县利用距内蒙的伊犁、蒙牛两大知名乳业集团较近的地理优势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的养殖贷款,扶持农民购买奶牛和建立圈舍,发展奶牛养殖业,并协助农民搞好鲜奶初级产品的销售。帮助农民种草养畜,科学饲喂,提高养殖效益,依托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共为项目区群众种植优质多年生紫花苜蓿6000多亩,建设标准化舍饲养殖圈1700多套,改良本地绵羊10个村100多户,使农民的养殖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种植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如葵花、西瓜、草玉米等,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农民收入由于封禁原因的影响而不减少。
——配套水保项目,封育治理并举。实施生态自然修复恢复植被,费省效宏,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水土保持讲究的是综合治理,只有治理措施综合配套,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为了弥补生态自然修复项目资金投入的不足,该县采取了“大封禁、小治理”的策略,即在生态自然修复项目区,配套其他生态建设项目,使封禁与治理并举。几年来,他们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界银行贷款”等项目的投资,在多个项目的相互重叠区,根据控制水土流失和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需要,新修梯田2000亩,治理滩湾地5000亩,造林24000亩,人工种草6000亩。
通过近几年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已显现出了明显的效果
——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封禁恢复,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据2002年~2004年对右卫镇西窑沟、杨千河乡火烧滩和石窑沟、丁家窑乡刘家窑、威远镇崔家窑等地的实地调查,封禁区阳坡的植被覆盖率一般为40%~50%,高者可达75%;阴坡植被覆盖率一般为60%~70%,高者可达82%。植被覆盖率普遍比未封禁区高15%~35%。据调查,封禁区内生物多样性变化较为明显,同类型地块植物种类封禁区比未封禁区多6种,封禁前不多见的山丹花、绣线菊等草本植物现在也随处可见。动物种类也亦增加,封禁区内野鸡、野兔、松鼠、狍子、獾等种群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多年不见的狐狸也在封禁区“定居落户”。结合对比项目区内外的右玉县气象站观测资料,项目区空气湿度增加6.2%,年大风日数减少3d,年降水量增加22.2mm,无霜期增加3d,≥10℃以上积温增加24.2℃。
——水土流失有效控制,蓄水保土效益显著。随着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封禁区由于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地表枯落物量的增加以及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水土流失大为减轻。据2004年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在24小时降雨43.0mm情况下,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的小区不发生产流,无土壤流失;而植被覆盖率低于30%的小区,径流深12.2mm,径流系数为28.37%,土壤侵蚀模数为430t/km2。由此推算,项目实施期三年内共可增加拦蓄径流20.85万m3,减少土壤侵蚀量83.37万t,土壤流失控制率达90.2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生产较快发展。项目实施以来,共退耕坡耕地1944 hm2,新增基本农田7000亩,造林24000亩,人工种草6000亩,农、林、牧用地比例为2004年的19.3:37.5:43.2,林牧用地比例达到80%以上,以林牧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坡耕地退耕后,广种薄收的恶习得到了有效遏制,农村富裕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增多,粮食产量增加,人均收入提高。据统计,2004年度,项目区人均粮食460kg,人均纯收入1602元。
——畜牧发展稳步推进,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项目的实施,转变了农民传统的畜牧饲养方式。2004年项目区羊只饲养总数达到28240只,其中舍饲圈养羊达13400只,占到羊只饲养总数的47.45%,存栏率提高了22.4%,商品率提高了19.8%,牧业收入增加了143.2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900元。由于项目区群众提高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加之封禁管护得力和推广舍饲圈养,项目区的造林成活率比以前提高了34.2%,保存率较项目区外提高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