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机遇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今年“两会”的焦点、亮点。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潜存什么机遇,是水保人关注的热点。
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水土保持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水土保持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水土保持以基础地位。水土保持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全国贫困人口的90%以上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这些地区是水土保持建设的重点,这就决定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赋予水土保持特殊地位。
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国务院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水土保持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环境,水保产业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水土保持有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性决定了水土保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作用。
一是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农、林、牧、水等综合措施,统一规划,全面发展。水土保持在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效能。保持了水土才有良好的生态,良好的生态才有农业的稳产高产。农村是水土保持的主战场,农民是水土保持的主力军,通过发展产业,拓展农村经济空间,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二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水土保持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水保产业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林果业的发展是水保产业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经济林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自“长治”工程实施以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已经分享到了水保产业发展的带来的实惠,一些地方依托“长治”工程,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农民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山青水绿,茶果飘香、各业发展,水保产业化给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也为水土保持走向千家万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促进乡村文明整洁。乡村文明整洁,是农村社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一种显著标志。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改土、治水、建池、建园、建家的优势,实现山、水、田、林、路、园综合治理,建设高效农田,全面配套水系,绿化荒坡山沟,道路相通相连,美化居住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农业后劲,改善人居环境。使农民的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优美,促进村容整洁。农民通过发展经济果木林、花卉等迅速富起来。农民生活水平的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乡村文明。
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的确定,为水土保持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水土保持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历史使命。水土保持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位置,既推进水土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又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水土保持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前提是搞好生态建设,这样新农村建设才会持久。如果不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没有良好的生态作保障,一场风沙、一次台风或一次大的洪水,就可能给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改善生态状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挖掘农村水土保持工作的潜力,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生态脆弱的地区,改变农村生态状况,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社会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水土保持发展的市场空间和领域将越来越大。
平昌县水土保持局: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