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使互助县纳隆沟生态环境大改善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纳隆沟流域地处湟水上游,总面积48.52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境内地形复杂,丘陵占85.9%。河谷盆地14.1%,山坡坡度大于25°的占一半以上,山地植被主要为半旱半干旱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常绿针叶林,治理前植被覆盖度仅6.31%。自2000年流域实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以来,实行治理与科学探索试验相结合,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走小流域综合治理之路,形成了坡面治理(基本农田+林网+林草措施)与沟道治理(骨干工程+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治理水土流失29.256km2,治理程度63.88%,建成梯田492.2hm2,营造水保林、经济林1595.4hm2,种草838 hm2,建成治沟骨干工程5座,淤地坝20座,谷坊100座,沟头防护1.5km/35处。
截至目前,全流域植被覆盖度由6.31%提高到56.46%,提高了50.15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由306hm2提高到1901.4hm2,森林覆盖率从6.31%上升到39.19%,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流域目前的生态景观模式已形成“山顶戴帽子,山腰围带子,山脚穿靴子,平洼处铺镜子,台子建房子“,流域景观模式的形成得益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生物、工程、耕作措施结合,全面规划,镶嵌配套,综合布局,坡沟兼治,同步实施,运用斑块法进行规划、设计及实施。农、林、牧、水、生产技术引用推广,保护和重建了自然资源。并突出流域为少数民族土族聚居地的人文特点,以人为本,为流域内居民营造了赋予人文特色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自然地理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拦蓄了大量降水与径流,在削减汛期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得枯水期河流径流量明显增加。据对流域大西沟进行监测,汛期流量减少5个百分点,在降雨相似的情况下,治理后汛期流量比治理前削减了10个百分点,枯水期流量增加,其增加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20%。一次暴雨洪水过程及产沙情况的变化十分明显,治理后的洪水历时为治理前的3倍,最大洪峰流量削减了85%,平均流量减少48.5%,输沙量减少35.8%。小流域地形的改变,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提高了土壤的入渗性能,延长了水分入渗的时间,使径流重新得到了分配,从而改善了水文状况,减少了输入河流的泥沙。土壤流失量的增加,具体反映土壤侵蚀强弱的主要指标,流域内林草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及逐年提高,林冠截持降雨,枯枝落叶层吸附雨水,减少了对地表径流的冲刷。根据对纳隆沟流域中寺尔沟小流域(面积19.95km2)寺尔沟、连大沟调查,综合治理后流域面蚀、沟蚀的年均侵蚀模数分别由治理前的5450、6000t/km2.a减少到现在的1700、2000t/km2.a。年输沙量由治理前的11.98万吨下降到治理后的3.994万吨,下降了66.66%,年输沙模数由6000t/km2下降到1525t/km2。流域综合生态项目的实施,使流域洪涝灾害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流域内群众利用现有的工程措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库坝),(林草资源+畜牧业)资源,加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推进项目的支持下,流域内已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