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三门峡被命名为全国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三门峡市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这次全国共命名了20个城市,至目前,三门峡市是河南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三门峡市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气候干旱多风,土质疏松,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空气悬浮颗粒较多,生态环境脆弱,城区生态建设的客观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为了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自然山水城市,近几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营造最佳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按照“建设山川秀美新三门峡”的总体目标,将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纳入全市“五创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在2003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2004年该市市委、市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结合当地实际,加大了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的工作力度,以南山北岭、三河两岸、沿黄滩涂、陇海铁路、高速公路、310国道、快速通道等两侧为重点,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造林。
    一是领导重视,健全机制,责任落实,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保证。为了推动创建工作开展,三门峡市委书记连子恒、市长李文慧等市领导多次听取城市总体规划和创建工作汇报,定期到南山北岭等绿化点参加义务植树,经常深入生态景区督促检查,从而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同时,该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水利、发改委、城建、环保、林业、园林等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健全了创建工作组织网络,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二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注重引导,为创建工作营造氛围。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创建工作会议、设置大型公益广告、印发宣传资料、开设《水土保持法》宣传专栏、举办“水利杯水土保持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宣传报道,使全体市民充分认识到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全市人民的创建热情,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三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三门峡市水利局水政监察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大了城市周边地区水保监督的力度,规范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各项建设活动,查处违法案件27起,加强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使全市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了95%,从源头上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四是加大投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自然山水城市。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最适宜人居住的自然生态山水城市的战略高度出发,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通过建设白天鹅观赏区、双龙湖景区、陕州公园和开展涧河治理,以及进行南山北岭、三河两岸、快速通道绿化等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城市水土流失量,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改观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加了绿地面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经过近几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城市森林总面积已达到12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水土流失控制率等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昔日的荒山秃岭、黄土沟壑、河道滩涂、通道沿线披上了绿色的盛装,构筑起一道道亮丽的绿色生态屏障,“南山北岭披绿装、三河两岸尽春色”的美好蓝图已成为现实。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