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西南地区石漠化加剧 治理刻不容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这是我国西部石漠化山区农民残酷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石头缝里刨饭十几里外挑水对于石漠化地区的人们来说,那些静止不动的石头,就像洪水猛兽般可怕。
    为了从石缝里仅存的泥土中种出包谷,刨一碗饭吃,人们起早贪黑,整日在山间忙碌。由于贫穷,儿童不能上学,生病不能就医。为了吃水,人们每天要到十几里外肩挑背扛,消耗大量劳力。
    在贵州省安顺市的紫云县,记者看到土地都是在乱石堆里抠出来的。当地的老百姓告诉记者,遇到年头好的时候,地里长出来的庄稼还能养活一家人,要是稍微遇上干旱的年份,他们就颗粒无收了。为了能够生存下来,村里一些青壮劳力都到外面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些妇女儿童和老人。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集中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石漠化面积10.51万平方公里。其中,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各占40%,重度约20%。石漠化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20个县,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74个县。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在贵州,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就是最贫困的地方。全省88个县市中就有74个县市石漠化比较严重,几乎囊括了50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和20个一般扶贫县。全省32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这74个县市。
    由于生态恶化,仅贵州省,已不具备生存条件而需要移民搬迁的就有45万人。而贵州省有关专家认为,这只是一个保守估算。贵州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徐彦杰介绍:“石漠化已经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相当部分土地流失了,地表只剩下生命无法附着的石头,无法进行任何耕种,治理石漠化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总体上呈加剧趋势。1987-1999年,石漠化面积从8.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5万平方公里,12年净增2.2万平方公里。其中近80%发生在贵州和广西。
    贵州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贵州省水利厅的调查显示,贵州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39%。在短期内尚有43707平方公里的土地呈现潜在石漠化趋势。而且,石漠化每年还以9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攻克石漠化有待时日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粗放耕作、过度樵采、石山放牧等掠夺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石山地区一旦出现轻度石漠化,一般在十几年内就演变为重度石漠化。
    为了加大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国家提出了五大工程措施,即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及生态移民工程。
    贵州省六盘水市,过去因资源的无序开采、各类工程的开工建设,对生态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从2002年起,该市将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的50%布局在石漠化区域,将石漠化治理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的荒山造林、珠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目前已探索出客土造林、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滇柏与刺槐混交、青冈与滇柏、金银花与柳杉混交等治理模式,已初步治理石漠化面积20多万亩。
    记者近日在六盘水采访时发现,这里已是满目皆绿。
    面对还未治理的中度石漠化山头,六盘水市林业局总工程师聂玉林感慨地说:“石漠化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技、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的工作。只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政府投资到位、人类不破坏、封山彻底和加以科学的规范管护,给荒山石山更多的休养生息时间,几十年后,石漠化———这一世界性难题就有可能被攻克。”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肖克 刘久锋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