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土保持为基础打造高原品位城市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西宁市概况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迄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西宁北山烟雨、凤台留云、湟流春涨、奇峰突兀等古八景闻名遐迩,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宁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和大通、湟中、
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国家级西宁经济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2004年末常住人口206.97万。其中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人口100.99万人,由汉、回、土、藏、蒙、满、撒拉等36个民族组成,是黄河上游第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上游,东经101°49′17″,北纬36°34′1 3″。市区平均海拔229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平均气温6.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被美誉为“中国夏都”。
西宁地势为河湟川谷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形势分布,即冷龙岭——大通河——达坂山——湟水——拉鸡(脊)山——黄河谷地——黄河南诸山脉。河湟区多有宽谷中土壤肥沃的盆地。河湟地区中部年降水量可从根本上阻碍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剧了贫困程度,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地形破碎,土地变薄,地表沙化,地力下降,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无力,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根源;二是自然灾害频发使当地雪上加霜。沟道侵蚀严重,林草植被的大量破坏,水源涵养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和山洪泥石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是西宁市作为黄河流域的源区之一,其一级支流湟水河严重的含沙问题致使江河入沙量不断增大,使河道湖泊淤积,给中下游防洪安全造成威胁。四是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城市人居环境难以和谐,减缓了城市发展进程,与城市的繁荣极不和谐。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角吹响之后,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政治意义重大、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屏障作用重要的实际,始终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我市改革发展的基础,坚持以山、水、林、田、路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坡沟兼治,提高土地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主要工作特点是:一是正确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市就把自己定位为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明确提出从“五项建设”方面提高城市品位。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张裔炯高度指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生态必须是优化的,城市必须是美丽的”。为此,我市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兴市发展战略加以部署,并于1987年和2002年启动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和“蓝天、碧水和宁静”三大工程,打造高原山水城市。由市政府统筹全盘,各个项目紧密衔接、渗透和配合,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综合效果的总体布局,南北山绿化、蓝天碧水等工程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互依托、分头实施, 共同治理水土流失,真正体现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唱戏”的工作格局。另外,全市各个部门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保护被列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十五”期间,我市共投入资金一亿九千万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治理面积2272.65平方公里;二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民为本、效益优先。西宁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长期以来重点加强了人口密集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产出,改善了人居环境。全市城区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沟道17条,已达标验收17条。经过治理的瓦窑沟等小流域已是山清水秀、林草茂盛,使林草覆盖率由23%增加到41.14%以上,蓄水减沙效益达50%-60%; 三是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多年来,我市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规模效益,重点实施了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西宁项目区工程建设和西宁市城市水保试点建设。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了具有高原特色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2.65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599.75公顷,水保造林1186.36公顷,种草226.29公顷, 封育260.29公顷,完成浆砌石谷坊2954座,建设淤地坝207座。治理中坚持了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即: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生态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生态修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治理成效显著,辐射和带动了全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这些治理措施每年增产粮食1亿公斤以上,拦泥保土1千万吨以上,拦蓄径流0.8-1.0亿立方米。1997、2000年我市先后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水利部列为黄河上中游第一批水土保持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试点城市。经过几年的工作,水土保持试点工作效果显著,深得民心,试点工作进展良好,2001年西宁市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授予“黄河上中游地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试点达标单位”。这些建设,有力解决了西宁市水土流失这个生态环境头号问题,水土保持独有的综合治理效果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效、有力、稳定的解决了西宁市自然条件差、防护能力弱、生态环境差这个大问题,也大大的改善了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品位; 四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我市始终把全面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摆在首位,健全监督机构、培训执法人员、完善法规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的水保法制意识增强。同时,市人大、市政府加快地方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西宁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规定》、《西宁市水土保持违法案件查处及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9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法制、政策环境。1999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12起,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项,督促大中型开发建设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10项,尤其是在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中自觉遵行《水保法》、执行“三同时”制度上取得了新突破,使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五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增强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结合我市成灾类型和原因分析,我市把沟道治理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头戏,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先后对西宁市区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的23条沟道开展了逐一治理,共修建大小谷坊群830座。经过几年的治理,市区23条沟道现在已经治理17条,市区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抵御了多次强降雨的考验,凡治理过的区域,没发生任何灾害性生态问题,沟道治理解决了多年悬在省市领导头上的一件难事,使该区人民群众彻底从灾害苦难中得以解脱,沟道治理工程被老百姓誉为政府为民的实事之一。沟道侵蚀的有效防护,也是湟水河含沙量大为减少,这两年,湟水河的河水明显清澈。
三、几点做法与体会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增强了全民生态意识和水土保持法制意识,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流失防治、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2.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加强领导,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市发改委、市水务、财政、城建、农牧、园林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始终贯穿于我市的各项建设之中,逐步形成了“水保搭台、政府协调、各部门唱戏”的有效机制。
(西宁市水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