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大高原 黄土地 绿旗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巡礼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局长、中央项目办副主任周月鲁考察庆阳项目区
 
 
世行东亚太平洋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局局长马克.威尔逊考察项目区-
 
 
中央项目办主任黄自强陪同世行官员考察陕西安塞项目区
 
 
安塞项目梯田
 
 
甘肃环县坝地
 
 
内蒙古准旗骨干工程
 
 
山西河曲县骨干工程
 
 
山西偏关县造林
 
 
山西右玉县人工种草
 
 
陕西安塞县骨干工程
 
 
陕西延长山地果园
 
 
引  子
 
  2004年5月20日下午,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12层楼大厅内灯火辉煌,世界银行各级官员与来自各国世行代表处专家、研究员、项目代表等在此欢聚一堂,迎接全球农业扶贫贷款项目最高级别的聚会——“2003年度世界银行行长杰出成就奖”颁奖盛会的召开。大会在满头银发却精神攫铄的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主持下隆重举行,重点对荣获2003年度世界银行优秀项目执行奖的四个项目进行表彰,中国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其中之一。
  本次受到世界银行表彰的四个项目,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3105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严格按照世行标准要求评选出来的,代表了世界银行项目的最高成就,所以也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农业扶贫项目的最高礼遇。
  当中国代表团团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从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手中接过闪闪发光的奖杯和获奖证书时,台下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少蓝眼睛、大鼻子、黑皮肤、棕头发的与会代表,都向领奖台上的中国代表投来敬佩的目光。参加表彰大会的该项目经理伏格乐、原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央项目办主任黄自强、项目省区先进代表等人个个面带笑容,相互致意。因为大家知道,该项目荣获世界银行年度奖,是中国水利水保行业首次获得世界银行的最高奖项,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水利水保行业利用外资的巨大成就,也更加表明了中国水利水保行业利用外资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已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掌声和赞誉,都是对中国人民的良好祝愿和对全球性生态改善成果的美好期盼。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政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开展的大规模水土保持项目。它是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大力支持,水利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陕、晋、甘、蒙四省(区)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世行贷款“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宗旨,以“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大工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对国内同类项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两期项目的实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已在“增加植被覆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早在1995年,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考察陕西延安项目区,就对项目治理初步成效大加赞赏,“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实施最出色的项目之一”,堪称世界银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该项目以一面旗帜,一种力量,一个飘然而至的预言,成功地引领着身居千沟万壑之中的农民群众,不断圆一个黄土高原的绿色梦。是的,正是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不仅开创了我国水土保持运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先河,而且也为全世界农业扶贫项目高高地树起了一面绿色旗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然而,有谁能想到在功成名就的背后,包含着多少项目人的辛劳和汗水!
 
脆弱高原  绿色期盼
 
  黄河,这条孕育华夏文明的万里巨川,自约古宗列盆地的冰峰下叮咚入世以来,融着昆仑雪山的晶莹,带着青藏高原的粗犷,汇集扎陵湖、鄂陵湖的强大能量,挟携着黄土高坡上的大量泥沙,从涓涓细流开始,一路奔腾恣肆,穿山岭、越高原、过沙漠,向东汹涌狂奔。它经兰州,过银川,越包头,入内蒙古境的托克托镇,在黄土高原受阻之后,拱起“几”字形的脊梁,借着河流动力的强大作用,以摧枯拉朽之势,裹着一身的黄泥,在丘陵沟壑之间冲开一条“血”路,掉头南下,向晋陕峡谷呼啸而来。之后,集黄河上游的千流万汇,铺天盖地的注入壶口,在龙槽的集约整编之后,一跃跳出龙门,舒展身躯在风陵渡急转东移,经万里跋涉,向大海追寻而去。
  黄土高原作为黄河文明的发源地,既有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大川小溪密布,举目远望蔚为壮观,又有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土壤裸露,气候干燥,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的独特个性。在64万平方公里广柔的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面积就达45万平方公里,不仅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而且也堪称世界之最。即使在今天,黄土高原仍有占全国五分之一面积的耕地,养育着全国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的重任。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导致土地退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同时,还极大地威胁着黄河下游的安全。恶劣的环境不仅造成了区域人民长期贫困,而且又加剧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环境恶劣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的现实,不得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因该地区水土流失量大面宽,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农业生产粗放落后,经济基础很差,加之国家补助资金少、群众自筹能力低等多种因素,致使治理工作难以达到高标准、快速度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水土流失治理进程。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绿色一直是当地人民的一种奢望,绿色的梦萦绕着一代又一代高原儿女。如何全面有效地控制、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流域机构、主管农水方面的地方官员、各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回答几乎趋向一致:在黄土高原地区,要想山变青、水变蓝、人变富,必须在加大投资力度和提高治理标准上寻求新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终于得以实现。
  为了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尽快解决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中国从事水土保持研究和管理的科学家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引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扶贫资金,用于本国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在这种创新思维理念迸发的前提下,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的组织协调,由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与陕、晋、甘、蒙四省(区)自1990年9月开始酝酿,并通过各种渠道,动员一切力量,认真谋划,积极组织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国家同意利用外资捆绑式在以上四省(区)进行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尝试。鉴于打捆项目具有省际标准差异的特殊性,任何一个省(区)都无法承担起整体的协调管理重任。在水利部的直接领导下,黄委及时组织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以及有迫切愿望的四省(区),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前期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引进计算机管理、开展广泛的技术培训,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立项和审批,确保了项目的实施和顺利完成。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何况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进行本国的公益性事业,管理又相当严格,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当初,在国内没有类型相似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经验可供借鉴,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和要求正确进行项目前期立项的各项准备工作,则是摆在项目组织者和领导者面前的首道难题。为此,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先后组织数百名技术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强化培训,走访或调研相近项目(如陕西宝鸡峡水库建设外资项目)的成功经验,认真听取世界银行的咨询意见,先后起草各类立项论证报告、项目区选择背景资料及相关文件的书稿,可以不夸张地说能装几卡车。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科技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地挑灯苦战。大部分同志眼也熬红了,腿也跑肿了,夏天蚊虫叮咬,冬天脚手冻伤,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或者说退出项目组。并且都已搞外资项目为荣,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其敬业精神时常感动着领导,感动着世行官员┅┅
  曾记得,为了项目能够顺利上马,参加前期工作的上百名技术人员,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三天只睡几个小时觉,一个月也回不了两次家,冒严寒、战酷暑加班加点抢时间,赶进度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同志因高强度的拼命工作,落下了腰肌劳损、手脚麻木、颈椎增生等职业病。
  时任黄委会副主任随后兼任中央项目办主任的黄自强先生,受组织上的委托,自1993年起开始接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起。从最初的前期论证到实施过程中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从技术框架设计,到科研项目的选题;从如何抓好项目监测,到与世行密切合作,注重协调,为项目上马和实施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和矛盾。先后风雨兼程十余载,从中年一直干到了退休,把很大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之中,为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敬业精神、管理才能,在世界银行,在流域机构,在项目省区,在项目区广大干部和农民中间,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不会忘记在项目执行中,黄自强先生特别注意依靠各级项目工作人员,既注重工作上的指导,也非常体谅基层工作人员的疾苦。只要中央项目办能给予支持的就尽量设法做到。他坚持每年都要驱车数千公里深入到各项目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与基层的项目人员共同度过了数百个日日夜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黄委召开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表彰会”上,黄自强深情地回顾说:“许多‘项目人’从中年工作到退休,也有许多年轻人从风华正茂而今已人到中年,为了项目的成功实施,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正式因为有了各级项目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青春年华,才有今天项目的伟大成就。那些从事项目全过程已退休的那些老同志、老专家的形象一个个呈现出脑海;一些项目区的工作人员领不到工资照样苦干;一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牺牲节假日,坚持在工作第一线;艰苦的条件,疲乏的容貌等等,不时地展现在眼前”。说到这时,他的声音哽咽了,嘶哑了,眼眶里充满了激动的泪花……
  时任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兼中央项目办副主任的于倬德先生,从山西项目区考察去延安项目区的路上,因车祸差一点把命搭上。即使在住院期间也时刻不忘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头上缠着绷带,打着吊针,忍着伤口的剧烈疼痛仍坚持躺在病床上修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指导可研工作。
  在水利部、黄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该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经常召集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两期项目的顺利实施。现任局长周月鲁,自1998年兼任中央项目办副主任并接手世行二期工作以来,在认真总结一期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狠抓技术创新工作,坚持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到监测评价和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实施与管理,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同时,高度重视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项目参与人员的能力建设,不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加强项目管理经验、技术创新、实施效益、技术成果的宣传工作,为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促进与国际接轨,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还有一大批为项目实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官员,在受到世界银行、水利部、黄委会表彰的同时,也赢得了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赞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县级世行项目的领军人物,山西省偏关县水保世行项目办主任张芝明,在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带领偏关县世行项目办,创造了全省绿化先进县、综合治理模范县、植树造林管护先进集体,连续3年夺得了黄土高原水保世行项目全省第一。并以自己对水保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非凡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全县、全省,甚至整个项目区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为了水保事业和世行项目的顺利实施,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捍卫了水土保持世行项目的建设成果,他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是项目区人民群众心中的一座丰碑。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在近四年繁杂而又细致的前期工作中,经过数以千计科技人员、项目负责人、地方官员、流域机构和被选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准备工作扎实认真,规划、可行性研究重点突出,论证报告指向明确,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赢得了世界银行专家们的高度赞赏。1993年11月15日项目顺利地通过世界银行的评估,确保了1994年10月6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贷款协议正式生效实施。
  自1994年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正式启动以来,项目建设目标的指向就非常明确:一是通过有效并可持续地利用水土资源,增加项目区的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二是通过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达到减少入黄泥沙的目的。在当时,这与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几乎不谋而合,它把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需求与发展需求作为首要目标,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并力求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出一辙。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这一目标能够成功实现,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打破环境保护与消除贫困之间恶性循环的破冰之举,也将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挑战贫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然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如此巨大的规模,如此复杂细致的工作,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为了达到世行的要求,中央项目办通过广泛的调研、勘察,一期贷款项目重点放在了晋、陕、甘、蒙四省区的九条流域片,涉及22个县(旗),面积15,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实践过程中,中央项目办的决策层在综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在项目管理中要创新思维的发展理念,既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要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率先在县级项目管理机构中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既按世行的要求,又结合基建项目管理的经验,使世行贷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受到了世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开了全国类似项目科学化管理之先河。
  一种科学管理模式的创立,可以有效地推进相应工作的开展。决策层对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成功引进,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管理运行机制的引进和创新,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官员、项目管理与技术支撑相结合的“三元互动”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推出了由业务技术分工决定管理层次,以流域机构统一协调管理为核心,实现行业协作指导与技术支持服务的有机统一,项目区广大农民与利益相关主体(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协调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相继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项目实际的协调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与世行贷款项目的有机结合,不仅加大了投资规模,使投资由分散转向集中,治理由“小而散”走向了集约规模,而且也逐步形成了融“规划、协调、示范、监督、科研”于一体的流域水土保持管理新格局,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而且还将继续发扬光大。
 
外引内联  绿染山川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一期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二期项目的顺利上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自1994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的两期世行项目,先后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3亿美元),主要实施了包括土地开发、植被建设、苗木培育、水土保持工程及支持服务等在内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不仅在提高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改善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晋、陕、甘、蒙四省(区)四十八个旗县(市)中的12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随着建设项目的连续实施,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治理,各种治理措施在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合理地利用土地,减轻风沙灾害,调节河川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的生态抗灾能力,盘活了水土资源,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十余年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成功实施,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仅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世界银行官员的高度评价,而且也使西部地区从中看到了希望。1995年9月,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一行考察延河项目区后,对项目治理的壮观场面和科学布局赞叹不已,称这是他所见到的“最出色的项目区之一,能取得这样大成就的只有中国。”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各方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1994年、1998年第一期、第二期世行项目相继启动实施。先后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3亿美元)的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不仅在提高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改善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项目省(区)的48个旗县(市)中的12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项目区农业总产值由项目实施前的8.97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76.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1元提高到2004年的1624元。
  人还是那一方水土养育的人,地还是那片悠远而苍茫的地。然而,黄土高原世行项目所创建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已显现的巨大成就,已经激励和鞭策着更多的地方官员自觉地改变着他们延续已久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鼓动着数以万计的农民自愿放弃原有的粗放耕作和放牧形式,去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理想家园而努力奋斗。它更像一面绿色的旗帜,一道巨大的生态屏障,植根于在这片世界上黄土堆积最厚最广的地区,改变着人们脑海中沉淀最深最久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自上而下的创新与改变已成为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坚实之举,并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实施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十多年间,外界看到的是一个正在慢慢做大做强的“绿色蛋糕”和高效益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而当地农民却在实实在在地感受着身边的每一个变化,并从中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月  是故乡明,土是故乡亲。为了一个绿色的梦,在一、二期项目的实施中,各级项目办坚持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出精品建样板、争创一流工程为突破口,以脱贫和减沙为目标,按照以区域为单位,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高效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多种治理形式并存,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建设思路,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出现了像山西省偏关县、隰县项目区;甘肃省环县、合水县、泾川县田家沟项目区等多个先进典型。他们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沟坡兼治,生态建设与减沙并重,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立体开发,在注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实施项目的积极性。
  项目区农民通过土地承包合同和转贷协议的进一步落实,以户承包,专业队承包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均收到了明显成效。如新修梯田当年种土豆,亩产近万斤;播种谷子亩产400-500公斤;播种小麦亩产200-350公斤,收入3000-5000元;农民高兴地说:世行项目不仅让我们脱了贫,致了富,同时也让我们有了盼头……”。
  特别是陕西省延河项目区,为了再创一个绿色革命的希望,采取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集中抓,几套班子合力抓的方式,实施集中调动劳力,“人—机会战”,领导分片包干,全面动员,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建样板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及经验,受到了世行项目官员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不仅创造出了世界级的“旗帜工程”,而且正在圆一个黄土高原的绿色梦。
  昕水河是山西境内的一条黄河支流,通过在该流域内实施世行水保项目,使这个曾经贫困、生态恶化地区的农村,由单一依靠粮食作物向多种经营发展,种植业的比例不断下降,而林果业比例却在大幅度上升,整个农业总产值由1993年的8715.3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57683.7万元,人均纯收入由647.1元增加到1253.8元。这是以坡地改梯田,增加林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来的直接效益。不仅当地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在此基础上,农民开始谋求中长期利益的发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等富民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农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由此,以水土保持为主体的产业链开始搭建,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被捆绑在一起所形成的“雪球”越滚越大;粮食增加直接促动农民造林种果的兴趣,造林业的兴起逼迫地方政府必须出台禁牧圈养的政策,以保护山林不被破坏,圈养又为人工种草业的发展提供了兴盛的渠道,而种草恰恰又成为了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一环。
  曾经“一群羊吃光一座山,恢复起来需十年”的自由放牧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翠绿和富裕的农村。仅一期项目实施期间,就有12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年粮食产量增加60%,水果产量增加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0元增加到1263元。除此之外,还建成治沟骨干工程149座,淤地坝1140座,每年减少泥沙5700万吨。一位参观考察过世行项目的国外专家称,十年的巨变,使黄土高原世行项目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水保项目,给项目区农民以及下游居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这一项目发展并实践了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衔接的综合性水土保持模式。
  用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的话说,黄土高原世行项目的成功不是魔术,这是一种通过人民勤劳实施的结果,也是一种经岁月证明的有效理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世界银行成功支持的大型项目,特别是在世界农业史上影响深远的项目,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八十年代的白色革命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生物技术革命等,都昭示出另外一个奥秘:也就是世界银行对项目的“全程关注”。
  世行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显著的生态、经济和减沙效十分显著。除了那些写在黄土高坡和发生在农民周围的变化之外,记者在采访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及世行项目办的官员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世行项目的实施,使大家的工作作风变了,变得更扎实了!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来自世行项目创新的管理体制与科学的运行机制。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干,各相关机构以及贫困群体共同参与的庞大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由于机制健全、技术先进、管理到位,从上而下都能够全面履行各自的协调管理职能,所以才能成效卓著。十多年的项目建设实践中,除锻炼了一支能吃苦、肯战斗、善协作的坚强队伍外,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与国际接轨的技术管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参与世行工作的近千名科技人员中,先后有一百多名技术骨干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在中央项目办的大力推动和各级政府的积极响应下,项目从一开始就汲取了世界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一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采用指导性计划与严格验收向集约化发展的项目管理模式,以确保工程施工图、表和实地三对应,分级验收,随机抽检,丈量核实,从根本上杜绝了低标准工程和弄虚作假行为。同时,采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次性报账与分期付款相结合的资金使用办法,确保林果工程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对保存率达不到85%的面积,将从当年新造林果工程中核减相应的报账面积的做法,受到了四省项目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严格的项目监督机制使资金使用、项目进度、工程质量、竣工验收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公平化程度,有力地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质量。
  黄土高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因为成功地将国家的生态效益与农民的生活利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共生互动的良性循环,成为一项蜚声中外的典型案例而在全球扶贫大会上被广为推广。它的成功不仅为我国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积累了经验,而且它的成功,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黄土高原上今天和今后无数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它的成功已经铭刻在了中央项目办和各级项目办工作人员遍布千沟万壑间的脚印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成功已经写在了每个黄河水保人的脑海里,驻足在了千万农民的心目中,如一道无形的绿色丰碑,激励着我们改变自我,挑战贫困,继续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共同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
 
天道酬勤  绿碑永驻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我国科学高效地治理水土流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再造秀美山川助了一臂之力。项目取得的成就说明,中华儿女修复山河的气魄融入了科学理性的内涵之后,将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作为世行项目区之一的鄂尔多斯市位于黄河中上游,是黄土高原风蚀沙化区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相重叠的地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5亿吨,占输入黄河泥沙总量的1/10,有“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和“地球环境癌症”之称。通过世行项目的实施,最近记者在已经完成的项目区内看到,原先流动的沙丘不见了,布满固沙的草方格内,杂草丛生、树木葱茏,不时有野鸡、野兔、沙鸡穿梭其间。项目区内郁闭的林草,已经形成的隐蔽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众多的野生动物栖居提供了良好场所。该区一期项目新增治理面积11.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度由13.6%提高到了64.8%,林草覆盖度由8%提高到了29%,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570万吨;二期项目新增治理面积8.2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8.98%,林草覆盖度由17.27%提高到了59.23%,项目区小范围内大气、水、土壤、生物等逐渐实现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渐入可持续发展新轨道。面对眼前治理过的大沟流域,祖祖辈辈生活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乡尔圪气村农民郭三仁感慨道:“如果不是世界银行项目扶持,这条山沟可能还是一片荒凉。”因为他们家居住的大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7年前开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在大沟流域实施,逐渐改变了这里农民的命运。
  素有“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之称的甘肃省泾川县,并不以前往日的荣耀为满足。紧紧抓住世行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水保生态园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保生态之路。特别是他们自2002年启动实施的田家沟水保生态风景区建设项目,目前已成为一个以水土保持生态地文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生态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风景旅游区,也是泾川县水保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与展示窗口。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宾朋好友在此生态观光、垂钓狩猎、休闲旅游、划船登山、戏水踏浪、观赏动物、鉴别植物、观看民族歌舞、品尝风味小吃、了解地方民俗、实施会议接待、体验天然氧吧的乐趣。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品位的生态价值、富有文化内涵的治理开发模式和突出的经济效益,打造出了一艘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立县的“航空母舰”,并被水利部授予全国以水土保持为主体的“水利生态风景园区”(全国只有两个),接待着一批批中外宾朋。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的建成,是生态立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它标志着该县水土保持工作正在完成由传统治理型向治理开发型转变,由单纯效益型向生态效益型和经济社会效益综合型的转换。
  “以前,我们这儿小麦亩产量也就是100公斤左右,最多不超过150公斤,根本落不下钱,刚够吃饭。项目实施之后,可以浇灌土地了,每亩地平平常常就打200公斤,雨水好的话能到300公斤,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仅小麦一项一亩地就比原来多收入100多元;以前种地用肩挑牛拉,收割小麦要20天,如今,三轮车把肥料直接送到地里,用四轮拖拉机带的收割机来收割,从收割到晒干、入仓也就三四天,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我们也有空闲时间出去找其他挣钱的门路了”——这是山西吉县屯里镇回宫村村民张克检,面对记者时说过的一番话,说这话时,朴实的笑颜,始终没有离开这位46岁农民那饱经岁月风霜的脸颊。
  “九年前,我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山谷,没有绿树,黄土被雨水冲刷到黄河里造成淤积,很多农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恶劣环境中。但是,自有一个计划开始对这些山谷进行治理时,在这个面积相当于瑞士的地区,成千上万的人民动员起来走上了山坡……,当我再回去看时,这些干旱的地区已经变得像瑞士,他们有了草,有了树,有了自己结实的砖房。现在有几百万人从山上下来,住到了这些在座的各位都愿意去度假的山谷里,而且进入黄河的泥沙也减少了”——这是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2004年5月间的上海全球扶贫大会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他讲话时,真诚和激越的表情同样从那满头银发下的双眸中流出,尽管这是一双几乎阅尽世界贫困角落的眼睛。
  一位是中国西北千千万万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一位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银行行长,两个天地境遇如此不同的人,却在相距万里的地方,共同评价一个项目——已经实施并取得实效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而这个项目在世纪更迭的数年间,给他们带来的印象和影响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我们行走在那片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时,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脚下这曾经贫瘠和依然贫瘠的黄土地,能否跟随祖国强劲向前的步伐,自此走向葱茏而富庶的世界?如果能,像许许多多被问及的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所给出的肯定回答一样,那么,我们就禁不住要对这个项目的实施和实施背后的故事作一番探究——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人民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思想、铁锨和其他任何工具,去勇于创造一个充满绿色,充满希望的地方。
  曾记得2002年9月,世界银行委托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一期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验收。项目效益评估团团长刘雪明先生在验收总结会上感叹地说:“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实施如此规模的水土保持项目,并取得这样巨大的治理成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项目无愧于世界农业项目‘旗帜工程’的称号。”验收团在向世行执董会提交的项目竣工报告中,对项目执行情况和效益如此描述:“项目实施超前于评估报告,所完成的各项措施都是高质量的。项目第一目标已经实现,也就是通过土地和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性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超出了评估报告的估计值;减少入黄泥沙项目的第二目标也稳定地得到实现。项目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在国家、地区和各地,均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首创的流域统一发展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项目管理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功,令世行非常满意。”“世行与中方的合作成为全世界合作榜样,这不仅促成了项目的成功,而且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黄委党组历来都十分重视外资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黄委主任李国英,经常密切关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发展和变化。早在2004年4月16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行贷款项目表彰会上,就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指出,通过十几年来的不断总结和提高,各级项目办在项目实施建设中,注重引进世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与我国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相结合,在高质量、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创造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特别是监测评价和报账制、审计制等先进经验在项目管理中的成功推广,标志着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在优质、高效和规范、科学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他还在剖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艰巨性,阐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黄终极目标及减少入黄泥沙重要性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黄土高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为水土保持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通过认真总结并广泛推广应用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必将不断开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2005年9月,世行验收团对二期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通过实地调查,认为二期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高、效益明显,再次给予了二期项目与一期相同的“非常满意”的最高评价。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恩斯伯格先生,在由水利部主持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二期竣工验收大会上,用一段耐人寻味的回忆开始了他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说:“十年前,我与伏格乐先生(时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首席执行官)乘坐一辆吉普,驰骋在尘土飞扬的茫茫黄土高原上。那是项目执行的第一年,我们首次来这里考察,在颠簸的车内,他告诉我:‘50年后,我想这里一定会草木繁茂!’当时我张大了嘴无奈地点头附和着……然而到今年,才仅仅只有10年,10年啊!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想只要熟知黄土高原的人都会知道,都会像我一样感到不可思议!”恩斯伯格先生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项目区10年来的治理规模:“10年来,共建梯田8万公顷;果园6.3万公顷;乔木、灌木林8万公顷;人工种草5.7万公顷……如果把所有治理面积加在一起,以宽度100米计算,便可以西安为起点,经旧金山、华盛顿、巴黎、莫斯科,再返回西安。也就是整整绕地球一圈啊!” 一、二期世行项目的成功实施,在给项目区农民带来极大实惠,实现山变绿、水变青、人变富,入黄泥沙大量减少的同时,也为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争取了许多国际合作的机会,并获得了英国赠款项目的无偿资助。
天道酬勤终有报,付出总会有收获。目前,为了继续巩固和加强一、二期项目治理成果,在国家水利部的指导下,有关省(区)正在积极申请利用世行贷款进行三期项目的建设。待到世行三期项目继续实施时,必定会给项目区及下游人民带来更加巨大的利益,也会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走出一条既经济可行,又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无疑是一个长期而十分艰巨的过程。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仅仅是一个开头。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我们期盼着,我们努力着,我们奋斗着……到了黄土高原走出荒凉,实现"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那一天,母亲河不在流泪的那一天,中华儿女将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世界的东方将会更加美丽和灿烂!
  (孙太旻/文 刘则荣 马建才/图)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