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十九年“治汾” 水源保护示范效应尽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12月26日讯(记者 王洪斌)1988年以来,山西省连续19年在汾河上游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显著改善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有效减轻了汾河水库的泥沙淤积,减少了面源污染,保护了汾河水和引黄水的水质,走出一条开展水土保持保护重点水源地的成功之路。
     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治汾工程)按照大流域建设的规划思路和多措施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利用投资连续稳定的优势,高密度集中投入,大规模连片推进,多措施综合治理,使汾河上游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19年来,该工程共完成省级投资3.6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8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淤地坝125座,修建梯、坝、滩基本农田60余万亩,项目区农业人口人均增加1亩以上,栽植水保林草205万亩,封禁治理10余万亩。
    汾河上游流域是山西省最大水库—汾河水库的来水来沙区,也是省城太原的重要水源地。汾河水库控制上游流域面积5253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182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但是汾河水库上游地区人民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致使7.2亿立方米总库容的汾河水库从1961年投入运用到1987年的26年间淤积了3.1亿立方米。
    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靠省级财力19年连续投资治理一个区域的水土流失着实难能可贵。198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出于“拦沙保库、治穷致富”的目的,在当时省级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果断启动了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19年来,山西省每年投资2000万元用于治汾工程,不曾中断。该工程治理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投资之密集,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中堪称一大创举。特别是治汾项目的投资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没有依靠和等待国家的投资,这在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中是开先河之举。
    减轻汾河水库泥沙淤积,保护省城水源地,是治汾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黄土高原地区建水库受到最大的威胁是泥沙淤积。治汾工程的实践证明,在水库上游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根治水库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减少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对汾河水库建库运行40多年来的水文资料及水库泥沙实测资料的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汾河水库上游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年均拦截入库泥沙400多万立方米,减沙率超过50%,达到了初步控制汾河水库淤积的目的。治汾工程的实施,不但保护了汾河水库,同时也维护了汾河上游干流河道的健康状态。通过有效防治两侧边山的水土流失,一方面减轻了山洪灾害对汾河干流河道堤防的破坏,另一方面控制了面源污染(如生活垃圾、有机肥料、农药等)排入汾河干流,起到了清洁水源、保护水质的作用。
    汾河水库上游四县都是经济贫困县,上千个山庄窝铺分布在水土流失区域的沟沟岔岔。要治理这些区域的水土流失,首先要解决区域内农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19年来,治汾工程建设的60余万亩梯坝滩基本农田和13余万亩经济林,不但为控制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极大改善了汾河上游各县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在治理过程中,上游各县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确定了农业主导产业。如娄烦县的坡改梯工程,岚县的仁用杏,静乐县的引洪淤滩造地,宁武县汾河干流百里生态经济走廓和生态旅游区建设。实践证明,治汾工程坚持“拦沙保库、治穷致富”的治理方针,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相结合,既有效控制了汾河水库的泥沙淤积,又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汾河上游各县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