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土窑洞里诞生的水保样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建站初期试验场职工宿舍兼办公室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通讯员孙广民 马卫东)朋友,当你看到上面这幅照片时,也许会问:这是什么地方?是废弃的储藏室还是农民耕作时避风遮雨的破山洞?殊不知,这就是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绥德水保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站时,部分科技工作者的高级“别墅”,也是后来成就了多位水土保持知名专家的地方。
位于绥德水保站辛店试验场后山的这一排土窑洞,不仅记载了辛店试验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样板的艰辛发展历程,而且也造就了一批像原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程师谭节升,黄委会天水水保站原站长周建文,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原科技处处长、教授级高工于德广,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原副总工、教授级高工潘铭,绥德水保站高级农艺师赵志普,高级畜牧王笃庆等10多位全国知名的黄委系统水土保持专家。
黄委会绥德水保站自1952年建站以来,先后有一批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此生活和工作了许多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带着对未来的美好理想,利用自己所学专长,为寻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良策,一待就是几十年,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其中,高级畜牧专家王笃庆就是长眠于此的典型代表。
平凡的岗位,成就伟大的事业。辛勤的耕耘,带来丰硕的成果。从建站初期艰苦条件下,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单项试验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大面积示范,都是通过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才换来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第一块水平梯田、第一块山地果园、第一个综合治理小流域、第一个沟壑淤地坝、第一块抽水上山试验田等多个第一的相继出现。不仅为当地的水土保持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当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六七十年代试验场职工办公生活场所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农业学大寨热潮的掀起,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曾经在辛店试验场生活和战斗的科技工作者们,在1.44平方公里的流域内,经过人们一次次的试验研究,进一步理清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思路:水土保持要走试验——示范——推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之路。山顶戴帽子,山腰缠袋子,沟底穿靴子“三道防线”的试验成功,更加增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水力冲填筑坝技术、机修水平梯田、山地果园栽培技术、优良牧草引种试验等先进技术的成功引进和应用,进一步加大了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不仅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典型经验,而且也获得了全国水土保持十大样板之一,被载入水土保持发展的史册。
目前试验场职工办公、生活场所
随着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治理措施的日臻完善,辛店试验场在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沟道坝系建设为主体,融生态环境改善、经济不断发展、减沙效益明显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及经验,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了黄土高原乃至全国各地,发挥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目前,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构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科技示范园区。
岁月如梭,这些看似十分简朴而又平常的土窑洞,却记录着一代又一代黄河水保人不平凡的足迹。今天进入新时代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正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开创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