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珠治试点工程:点开石山始见金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记广西珠江上游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流失的家园
 
    “九分石头一分土”,“三日无雨地冒烟,雨下三日水便淹”。这是珠江上游大石山区,地质学上称为岩溶山区的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由于山势破碎,降雨量大频急,加上陡坡开荒,珠江上游的大石山区土壤流失严重,许多山坡象被牙刷刷过一样,瘦石嶙峋,寸土不留。大石山区不仅缺土,更缺水,这岩溶山区地下处处是窟窿,到处藏暗河,雨过三日,雨水漏尽,地干得冒白烟。但大雨过后,石山窝窝就闹内涝。这里的地越翻越薄,庄稼越种越少,石牙年年往外冒,吃水天天外乡挑。
 
    无地不安生,缺水难解渴。石山区的村民不得不开荒造地,背水生活,荒越开越陡,地越种越贫,收成越来越少,又不得不新开荒,如此再延续着日趋恶化的循环,千百年来,大石山区的群众一直在悲壮地演绎着这么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
 
    如何解开困局
 
    何人能斩断这无尽的循环?何时能解开这苦难的死结?大石山区的群众在苦盼,石山区的干部在焦虑,作为珠江河流生命代言人的珠江水利委员会也一直在思考。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珠江水利委员会与广西水利厅就开始谋划解开这个困局,精心搞调研,反复做规划,多次提建议,认真编可行性研究报告。天道酬勤,工夫不负有心人,石山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同情,石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2003年初,当地人简称“珠治试点工程”的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终于在这里实施。2003年至2006年,国家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240万元,开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3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 平方公里,改造坡耕地12000亩,保证了1万多农民的基本农田需要,建蓄水池214 口,每年可给严重缺水地区增加了3万多方救命水,还种植水土保持林6万多亩、经果林近 2万亩,建设排灌沟渠近100公里、沼气池738座,并对80平方公里的的荒山实施封禁保护。
 
    收获的谋生路
 
    西林,被外人称为广西省尾的地方,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世居着壮、苗、瑶等多个民族,多数人到过世也没走出过大山。上龙河村的群众世居在千米高山的半山坡,陡坡开荒从山脚逐渐拓展到山顶。村民住着茅草房,陪着猪牛羊,日出种庄稼,天黑拉家常,庄稼种一坡,收割就一锅。全村收入靠放羊,饱肚靠开荒,若遇干旱年,只收三成粮,前几年人均收入约540元,人均产粮不足350公斤,
 
    近年来,临乡的小伙都出去打工了,赚钱学艺娶媳妇,彩电摩托样样带,着实让上龙村的男人心痒,不少也出去转转。但由于缺少打工手艺,找工困难,有劲无处使,只好空着袋子白手而归。
 
    2003年,珠治试点工程在这里实施,山沟要建拦沙坝,山坡要修排水沟,耕地要砌蓄水池,河道边要修防护堤,这些都是技术活,本村人都没有手艺,去外地请?匠人钱贵,当地干部一琢磨,不!有钱自己赚还能培训几个手艺汉。县水利局派来技术员,手把手教,村民从开毛石,除石方,称沙石,配水泥,拌沙浆,砌石,防渗,样样从头学,渐学渐会,越学越熟。工程结束的当天,二十多个泥水匠也顺利出师。此后村里就组建了专业施工承包队,村民就大大方方、乐乐呵呵外出务工了。
 
    这代人才种上了水稻田
 
    西林县的龙英河,两岸山高坡陡,尽是“帽子都望落”的坡耕地,就是没有个水稻田,2003年,这里赶上了珠治试点工程,实施了近2500亩坡改梯工程,在下龙河片还配置了8 座40方的蓄水池和五里多长的灌溉渠,这样下龙河片有80多亩坡改梯当年就种上了水稻,亩产由改梯前的120 公斤提高到350 公斤。下龙河屯杨春田家的10多亩坡耕地有6亩变成了梯平地,配上灌溉渠后,他又改做水稻田,粮食增产了2800多斤,稻谷自给有余,还能卖米换钱。杨春田乐呵呵说“前人开荒,这代造田;开荒开荒年年饥荒,改田改田大米换钱”。
 
    深山苗寨点亮沼气灯
 
    隆林县德峨乡的龙洞大寨,地处大石山深处的弄场,是有名的“喝水难、行路难,烧柴难,种地难”的深山苗寨。2003年以前,寨子里的村民种的石旮旯地,喝的是地坑水,走的是羊肠道,点的是煤油灯。2003年,在县水利局的技术指导下,结合“珠治试点工程”的实施,修梯田,建水柜,种桃树,改厕所,起羊圈,建沼气,全寨共修梯田224亩,种桃子218亩,水池12座,沼气池90口,沼气入户率超过90%,村民们做饭用的是沼气灶,晚上亮起了明灿灿的沼气灯,世世代代烧柴做饭、摸黑聊天的生活成为历史。
 
    点石成金的金银花
 
    “除了石头不缺,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居住在隆林县常么乡偏坡寨的苗族同胞,祖祖辈辈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春天,从山脚到山顶的石缝里全种上玉米;秋天,采了一山坡只装了一背篓。刀耕火种不仅没有解决温饱,而土越来越少、石头越来越高,山越来越光,村民戏称“要致富,除非石头变金子”。2003年在常么小流域实施“珠治”试点工程后,偏坡寨的村民伍一才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承包了940亩的坡耕地,全部退耕种植香椿及金银花,仅2004年就收获金银花3000多斤,收入8000多元。原来光秃秃的石旮旯地现在绿树成荫,白黄两色的金银花在风中摇曳,路人无不羡慕地说:珠治试点工程将石山变成了金山。
    作者:孙治仁  黄艳霞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