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湖北恩施市被列为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项目县(市)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通讯员王胜佳)在上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日,水利部正式下文将恩施市列入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项目县(市)。“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作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稳定性最强、持续时间最长、最具影响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对加快恩施市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
    恩施市位于清江流域腹部,清江流经境内130公里,全市80%以上区域属清江流域。全市国土面积396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564 km2,占国土面积的39.4%。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农田水打沙压,河道淤塞,农业低产多灾,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开展对清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对长江流域的治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恩施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组建了水土保持局,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也已提前成立。稳定、精干、高效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领导保障。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中,该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恩施、促进经济发展这个大局,以水保项目为依托,以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秀美家园建设为主要任务,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生态治理和监督执法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几年来,开展了对全市136条流域的资料收集工作和典型调查,完成了《恩施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县级规划》和清江流域第一、二期综合治理规划、可研报告及“十五”、“十一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同时认真实施了水保国债项目和流域治理工作,先后实施了垭活龙、金甲山、黄连溪、细沙河、流料河、滚龙坝、盐水溪、横栏溪、张家河、后池河等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0平方公里。特别是黄连溪流域治理成效显著,2000年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2006年实施了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建设,在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水保经济、开发水保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4处,建蓄水池2口,排灌沟渠500m,建茶园1000亩,建设沼气池60口,省柴灶50个,有效地解决了400多亩农田灌溉和300多人的安全饮水。通过各种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2.3%,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蓄水能力明显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增加了12.8%。
   (湖北省恩施市水利水产局办公室 王胜佳 )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