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梓潼县2006年度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通过省市验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4月6 -7日四川省水保局治理处副处长贺莉,工程师李云清,省农发办曾伟、市水务局副局长何国庆,市水保办主任李子光等10余人对梓潼县检查验收2006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工程建设。县人大副主任冯绍全,县水务局局长赵坤年、副局长何发培等陪同参加检查。县人大副主任李永康出席了4月7日上午在七曲山大酒店召开的汇报会。
    梓潼县2006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分别在东石乡、长卿镇所在的石马河,宏仁乡、石台乡所在的任家沟,豢龙乡、许州镇所在的赵家河三条小流域内实施。工程于2006年9月招标建设,2007年2月中旬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治理任务。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75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1900.5亩,占计划的100%;营造水保林1299亩,占计划的 108.3%;栽植经果林5421亩,占计划96.8%;人工种草310亩,占计划44.3%;封禁治理14695亩,占计划的99%;保土耕作4494亩,占计划的112.3%;修建蓄水池93口,排灌沟渠35.9公里,沉沙凼235个,维修整治山坪塘13口。项目总投资294.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0万元,省市县地方匹配78.32万元,治理区群众实物折资66.27万元。完成投劳21.1万工日,开挖回填土石方25.3万方。
    工程自启动实施以来,县四大班子和水务局的领导十分重视,经常深入水保工地进行检查指导,并结合治理区东石乡油坪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田水利示范工程建设,加大了工程建设力度,做到了安排落实早,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在东石乡油坪村水保工程片的召开,为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验收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查看资料、清查帐目、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我县2006年度农发水保项目建设进行了认真检查验收后认为:梓潼县2006年度农发水保项目建设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治理区域选点准确,规划全面,布局合理,工程建设规范,帐目清楚,资料齐全,同意通过2006年度省级检查验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依靠“绵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展新品种引进上有创新。在“科技园”科技示范小区内用17亩土地,进行了核桃、梨、桃、柑橘、枇杷、枣等10余个优质新品种栽植,对每个新品种在同一土壤、肥水和管护条件下的长势、产量、效益、耐旱耐涝、抗病抗虫及其生长习性等方面进行比对观测,为我县今后水土保持经果林建设选育优质苗种。
    二、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上有突破。在蓄水池施工过程中,打破过去蓄水池池壁采用M7.5水泥沙浆砌红砖,再用M10水泥砂浆抹面的传统工艺,大胆将蓄水池池壁改为C15砼现浇,使蓄水池整体结构牢固,抗渗能力增强,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深受治理区群众欢迎。
    三、项目规划建设有新思路。水保治理示范片面积大、大水保思路清晰,工程规划设计合理,工程建设档次高,质量形象好。
    四、建设与管理上有新举措。在2006年农发水保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从蓄水池选点定位开始,就由蓄水池控灌范围内的受益户推举一位管护责任人,该责任人自工程动工之日起就负责质量监督和工程日常养护工作。工程建设施工结束后,向社会公布管护责任人名单,并将管护责任人姓名标注在蓄水池醒目位置。同时项目区村社也着手制定了明确的工程管理办法,将管理办法公布上墙,做到建管同步。
    五、项目协作有合力。按照县委、县府统一部署,围绕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切实与财政局川中项目、交通局村道建设、农业局沼气项目和发改商贸局生态项目紧密结合,整合项目资源,捆绑项目资金,提高了区域工程投资力度。比如油坪村重点片,水保项目主要负责坡改梯地面调形,完善坡面水系,川中项目主要负责田间灌溉渠道硬化防渗,理通水系,交通局负责村道整治,农业局负责沼气建设。多家单位多项资金联合打造,使该重点片工程上规模、上档次,现已成为梓潼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