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二期)监测体系建设初步设计获批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刘景发)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根据黄委《关于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意见要求和有关规定,近日经黄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初步设计进行了技术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获准批复。
批复意见明确指出,天水藉河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是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二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利用高新技术,在天水藉河项目区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将通过丘三区典型小流域水沙过程预报模型研究、丘三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的区域模型研究、丘三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评价模型研究,进一步改进和拓展水土保持信息采集方法和管理方式,构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三维可视化系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系统,实现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动态、项目建设效果的实时监测,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水土保持各类模型研究提供支持,为项目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将不断提升黄委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科技实力,起到科学指导项目实施的重要作用。
批复意见基本同意项目建设目标。即构建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平台,更新监测试验设施;建成天水藉河项目区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丘三区典型小流域水沙过程预报模型、丘三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的区域模型、丘三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评价模型;在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支持下,形成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管理、发布和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对监测网络及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对藉河流域生态工程的三维可视化表达与仿真,以及对水土保持各类模型的参数进行可交互式管理以及模型的计算可视化;开展对藉河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的跟踪监测和藉河项目(二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数量、分布及效益等方面的动态监测,真正建成体现现代新技术与黄土丘陵三副区特色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并通过监测体系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水土保持科研队伍。
批复意见基本同意监测范围和系统建设内容。监测范围为藉河项目区,面积为1553.14平方公里;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立体监测网络建设、丘三区水土保持模型体系研发(丘三区典型小流域水沙过程预报模型、丘三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丘三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评价模型)、水土保持监测综合数据库建设、系统运行环境建设、“数字藉河”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三个业务系统开发(水土保持立体监测网络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系统)、系统集成等。
批复意见基本同意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果,包括建成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综合数据库、建立丘三区水土保持模型体系、构建“数字藉河”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组件、建立三个专业业务系统。同时,提交模型研究报告、项目区监测评价等报告和有关图件。
同时,批复意见同意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作为监测体系建设的实施单位,明确项目的实施建设期为4年。要求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办公室要加强项目管理,落实责任,保障监测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批复意见最后要求,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尽快按照黄委的批复意见和核定的项目概算定额执行,抓紧组织监测体系建设的落实工作。同时,对项目实施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在全面推进藉河二期项目其它建设内容开展的同时,把监测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二是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强化建设质量监督;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协作,合作项目要完善合同管理,明确责任,保质保量,按时提交合格 的项目成果。
三是在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安排上,按照监测体系建设初步设计及项目实施计划,优先保证监测体系建设的需要,并严格财务管理,专款专用,保证资金安全。
四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发的“小流域水土保持三维可视化模拟规划系统”,并考虑与原型观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一期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研发等相关项目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