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对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检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7月4至9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张学俭副司长在青海省水利厅丹果副厅长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对长岭科技示范园、西宁市大示范区建设、互助县西山坝系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公伯峡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和同仁县哈隆沟小流域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在听取了青海省水土保持局、互助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和黄南州水务等单位的工作汇报,并详细了解和询问了开展各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和今后的设想和打算,张学俭副司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青海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青海省今后水土保持工作作出指示。
张学剑副司长指出:首先,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同时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要紧密结合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方式,各项规划的制定要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提高当地群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其次,小流域生态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根本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在后续建设上要认真作好调研、科学规划、广泛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做实做细;三要积极宣传引导,争取多方支持,整合资金,加大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人居环境美化的进度;四要科学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技园区建设,建成山、水、林、田、路、渠、库、园、室八位一体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并根据实际建成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室,进一步发挥大中专院校的水土流失户外教学的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五要根据当地的区域优势和特色,发展花卉基地,建立区域经济,维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根据园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建成民族特色园,使这些精品流域成为城郊旅游、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监督处 郭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