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一江清水济北京”采访见闻之三:丹江口何以“生态立市”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通讯员 周长征 胡玉法

    沿着汉江边越往下游走,河道开始变宽,路也越来越宽。10月13日,离别陕西白河,我们前往汉江中游的湖北丹江口。河对岸连绵的山头上长满了桔树,同行的丹江口市水务局局长郑文君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栽种的桔树,不仅保护了水土,还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丹江口市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源头,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了丹江口特殊的历史使命——保护水源区的优良水质。而如何在保护水质的同时,又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身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的丹江口市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根据2002年3月湖北省新的遥感资料显示,丹江口市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645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质,对当地及下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土流失区的农民生活一直摆脱不了贫困。

    为完成向北方人民送一江清水的历史重任,同时发展地方经济,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确立“生态立市”的战略,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做文章,努力寻求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全市形成共识,各部门和基层政府携手合作,采取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共同实施保护生态家园的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确立“三道防线”,即“库周生态缓冲防线、农地综合治理防线、远山生态自然修复防线”,启动实施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的粮食安全工程、以经济林开发为依托的群众致富工程、以恢复林草植被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等三大工程。

    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1994年“长治”工程开始在丹江口市实施至今,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3平方公里。2001年初至2006年底,丹江口市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4.2%上升到39.3%,蓄水保土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而据“长治”工程已竣工的11条小流域资料统计,水土流失面积较治理前减少了86.5%,流域内荒山荒坡基本绿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治理区的农民也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增收致富。丹江口市副市长李春生介绍,目前,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达1亩以上,年增产粮食1100万公斤,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同时,建成经济林果基地4.69万亩,配套成立以茶厂、农产品销售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流域一品的产业化格局,解决了治理区群众增收难、用钱难的问题。2005年,治理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38元,是治理前的3倍。

    在“长治”工程项目区青塘河小流域,漫山遍野的桔树挂满了柑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年产柑桔750万公斤,产值670万元,利税150万元。还配套成立了柑桔打蜡厂、销售公司、初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柑桔俏销俄罗斯,成为该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

    今年10月,丹江口市再次迎来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良好的机遇。在刚刚启动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中,丹江口市是其中的重点治理县市之一,投资将达2.76亿元,随着工程的实施,丹江口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丹江口市有关负责人坦陈,对水源区水质保护的特殊要求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将对丹江口市的旅游、水产养殖、工业、农业等现有的优势产业产生影响。比如,旅游发展、投饵网箱养殖将受到限制,库区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需要相应调整等等,这些使本来贫困、经济发展速度不高的丹江口失去一些经济发展的机会,也注定了丹江口市要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进行长期而艰苦的探索。

作者: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 周长征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