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为有效遏制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松辽委组织东北四省区有关部门编制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审批准后,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试点工程共有八个项目区,涉及东北四省(区)15个县(旗)76 乡(苏木、镇),预计治理面积1804平方公里,包括 226 条小流域。
试点工程开展三年多来,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上得到了遏制,在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和建设管理模式上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经验,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为今后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东北地区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该区黑土地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森工等产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黑土以其肥沃著称于世,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全世界仅有三大黑土区:乌克兰大平原、北美州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黑土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世界上的三大黑土区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近50年来,东北黑土区水土资源呈现退化趋势,水土流失面积达27.59万平方公里,占黑土区总面积的27.1%,黑土层厚度由开垦初期的平均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30厘米,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7~1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土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黑土区仅侵蚀沟吞噬的耕地,每年损失粮食高达40多亿公斤,并导致土地板结、土壤结构恶化,有机质含量平均由12%下降到2-3%。由于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和水库,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大大降低了防洪标准。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涝灾、旱灾、风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测试和模拟试验资料分析,侵蚀沟导致的粮食损失和坡耕地水土流失导致的粮食减产,总量将达1080万吨,相当于目前粮食总产的14.8%。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蚕食着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人们赖以生存的黑土地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了东北四省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把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等机构和组织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实质性的支持,多次深入黑土区实地考察调研,积极向中央建言献策,对促进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1、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探索出了有效的治理模式
试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点,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探索出了不同的治理模式。
1)漫川漫岗区探索出了“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即坡顶建设农田防护林;坡面采取改垄耕作、修筑地埂植物带、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侵蚀沟采取沟头修跌水、沟底建谷坊、沟坡削坡插柳、育林封沟。
2)丘陵沟壑区探索出了 “一林戴帽,二林围顶,果牧拦腰,两田穿靴,一龙座底”的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即山顶营造防护林;坡上部布设截流沟、营造水土保持涵养林;坡中部修筑果树台田或水平槽,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坡下部通过改垄、修筑地埂植物带、梯田改造坡耕地,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农田。坡底的沟川地则是配套完善灌排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的稳产高产良田,提高抗灾能力。
3)农牧交错区探索出了“三结合、三为主”的生态建设模式。即: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以保护和促进生态自然修复为主;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以综合防治为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畜牧业水草料基地建设配套为主。探索出了生态保护与畜牧发展相统一的新路子。
2、带动了“三方面调整”,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试点工程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的同时,带动了项目区内相关政策的调整、耕作制度调整和利益调整,改变了过去注重短期效益的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1)政策调整:在试点工程带动下,通过村级政府协调及村民大会讨论研究水土保持工程用地问题,采用机动地补偿等办法解决用地问题。通过“一事一议”解决群众投劳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耕作制度调整: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有顺坡耕种的习惯,顺坡打垄导致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虽然农民已经意识到这种耕种制度的弊病,但由于涉及到调串土地和资金的问题,多年来改垄这项工作很难实现。在试点工程项目区,由项目提供资金对改垄项目进行补助,解决了资金问题。在村委会的协调下,采取用村预留的农田基本建设专用地串地,用梯田埂和地埂上种植的灌木产权补偿农户,用村集体机动地串地等方式解决调换土地问题,使改垄问题得以解决。
3)利益调整:通过综合治理,发展多种经济,当地农民通过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拥有治理成果,提高了收入,也改变了过去靠单一种植农作物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3、探索出一套可行的黑土区试点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试点工程积极探索创新机制,解决群众投劳、工程用地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建立了由松辽委、四省区水利部门和发改委参加的定期协商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验收办法》、《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验收程序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认真执行项目责任主体制、公示制、监理制、资金使用报账制、招投标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合同制、产权确认制等“八项制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办法,总结出了许多水土保持方面的成功经验。
4、科研和治理相结合,提高了治理水平
试点工程开展过程中,我委还开展了《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还与一些国内的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国家基金课题“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预警研究”协作、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水土流失对国家粮食安全及东北经济发展影响”的专题研究工作,使科研工作与试点工程的紧密联系起来,把科研成果真正应用到试点工程中,提高了试点工程的科技含量,例如,通过聚丙烯酰胺新技术在霍林河项目区的应用与推广研究课题,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快了草场的恢复,提高了治理水平。
我国人口和GDP高速增长的态势 凸显加快黑土地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东北黑土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7.59万平方千米,而三年试点工程仅仅治理了18.04万平方千米,仅占全部水土流失面积的0.65%,可谓任重道远。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是重大的资源问题,而且已成为头号的生态问题。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通过实现“两个可持续”,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邦立国的基本依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以世界8%的耕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目前,全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4亿亩已下降到2003年的18.51亿亩。全国农田灌溉水量在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难以增加,而且粮食生产受土地退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仍然很大。基于这种形势,中央要求对18亿亩耕地的“红线”做到严防死守。
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是难度很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预见,在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总量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以我国水土资源为例,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1.41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2 %。水土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引发资源危机。因此,必须对水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使之可持续利用。再从我国生态与环境的状况看,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是比较脆弱的,承载力十分有限。而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3~3.5倍,人均每年搬动的土石方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如不实现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现代化进程中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将可能超出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加强粮食主产区基地建设,加快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建设生态屏障,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国家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重道远生机无限
国务院前不久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并在批复中明确提出了“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国家在东北地区实施建设“四个基地”“一个保障区”的战略举措,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将使黑土区焕发无限生机。
我国人口高峰预计将出现在2030年前后,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左右,年需粮食6亿吨(人均400千克);目前国内粮食的生产能力为5亿吨。未来20-25年的时间内,在确保耕地面积没有明显减少的前提下,粮食生产能力仍将能达到目前的水平,年粮食供需的缺口在1亿吨左右。按90%自给率计,每年需进口粮食6000万吨,同时还至少需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00万吨。
东北黑土区现有耕地2321.1万公顷,预计在未来20~25年的时间内,在耕地面积没有明显减少的前提下,由于品种改良、培肥等措施,每亩可增产粮食60公斤,东北黑土区可增产粮食1890万吨。目前,东北黑土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9%(黑龙江省)、28%(吉林省),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1%);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尤其是充分利用黑龙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可扩大灌溉面积200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0万公顷;若旱改水后按每亩增产300公斤,旱田灌溉按每亩增产100公斤,全区可增产粮食660万吨。两项合计约2500万吨,占全国需新增粮食潜力4000万吨的60%。因此,加强黑土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特别是坡耕地)、遏制黑土层和土壤肥力锐减的态势,对保障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彻底解决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松辽委组织东北四省(自治区)联合编制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并于2006年3月得到了水利部的批复。该规划以乌裕尔河等20条支流为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近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中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实现保护黑土地20万平方公里,改造坡耕地1.35万平方公里。20条支流的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建立起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土地生产力得到有效保护,珍贵的黑土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保证国家的商品粮基地的生产能力稳定。
总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了进一步落实水利部批复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投入力度,在试点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面积开展治理工作,使我国珍贵的黑土区得到切实保护,实现国家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长治久安。
姜 智 孟令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