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南水北调中线水土保持工程: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
——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工程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专电(记者邹伟)“我们的水很洁净,一定能让首都的人都喝上放心水!”站在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新厂村的河堤上,64岁的村民夏绍华对记者说。
    流经这个村的红石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河水将汇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2010年后,水库的水将经过中线干渠输送给沿途20多个大中城市直至北京。如何保证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保水质安全,水土保持先行
    日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正式启动。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工程启动仪式上指出,库区及上游的陕西、湖北、河南3省40个县水土流失面积达4.7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3.8%,年均土壤侵蚀量达到1.69亿吨。丹江口水库水体目前处于中度营养状态,保护库区水源的任务十分紧迫。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是南水北调的基本原则。治理水质污染的关键是防治水土流失。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胡玉法介绍,目前,水质安全主要受到点源、面源污染两方面的威胁。点源污染是指江河沿岸生产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污染;面源污染则是指江河沿岸耕地中的农药、化肥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胡玉法说,目前治理点源污染的手段一般是关停相关企业;防治面源污染则困难得多,丹江口水库及上游地区以坡耕地为主,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农田中的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江河,面源污染量大面广,若不及时治理,“流到北京的将是一江污水”。
    三道防线呵护“一江清水”
    南水北调水土保持工程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三道防线”的治理思路,即“生态缓冲防线”“综合治理防线”和“生态自然修复防线”。
    据介绍,“生态缓冲防线”主要是建设库周水生植被带,保护湿地。“综合治理防线”主要是开展以小流域为主的综合治理,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发展果园和经济果林,同时修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生态自然修复防线”则是以沼气、电气替代薪柴,全面封禁山林,让大自然实现自我修复。
    在河南淅川县马蹬镇,记者看到,水库边生长着芦苇、水草等水生植物;在距离水库稍远的地方还修建有塘堰、拦沙坝、谷坊、鱼鳞坑等设施。一种名叫“香根草”的植物能很好地保水固土,正在试种和推广之中,加上山上的水保林和灌木丛,能够有效地拦截面源污染。
    “一江清水”如何让多方受益?
    水土保持不仅意味着保护水质,送上“一江清水”,而且在恢复生态、发展农业等方面将给库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石梯村,记者看到,约60度的陡坡上栽种着一棵棵半人高的树苗,多年的滑坡体上已经出现了一片绿色,山脚下五、六级石坎垒起来的石坎梯田里栽种着庄稼,河边长长的护田堤修筑得十分平整。记者来之前刚好下了两天雨,而田边沟渠中流淌的都是清水,看不见泥沙的踪影。
    村民蔡大林告诉记者,在没有开展水保工程前,乡亲们只能靠天吃饭,一下暴雨,“遍地都是烂泥浆,田地庄稼全毁光”。现在解决了后顾之忧,村里引导种木瓜、魔芋,种桑养蚕,乡亲们的年收入基本上都翻了一番以上,大伙的干劲可足了。
    据河南省水利厅专家李日生介绍,水土保持工程带动的封山育林和以煤、气代柴等措施,可大大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同时,通过发展水保林和经济果林,实行“坡改梯”,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尽早建立供水地区补偿机制
    为护住这“一江清水”,丹江口水库及上游地区的群众付出了很大代价。记者在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了解到,沿岸县市关停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全面实施了封山禁牧,水产养殖也被严格限制。为提高库容,增强供水能力,丹江口水库的水位将从162米上升到176.6米,届时会有一部分土地被淹没。
    陕西安康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全学说,水土保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平衡兼顾到供水区和受水区双方的利益,对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建立一个科学、长效的供水机制。
    河南淅川县水利局局长肖国明说,限制工业发展削减了很多就业岗位,加剧了劳动力外流,不利于地方经济增长;水库扩容使“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突出。
    在与湖北丹江口干部群众交谈中,许多人也提到了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库区的农民为实施水保治理,正逐步退出传统农业;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污染治理,发展成本在增大。希望国家尽快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地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证‘一江清水’的可持续供应。”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