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济北京”采访见闻之四:淅川:把好渠首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通讯员 周长征 胡玉法报道:10月14日,乘船行走在有“小太平洋”之称的丹江口水库上,我们告别湖北省丹江口市,1个半小时后到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淅川群众主要环丹江库周居住,作为丹江口水库水质净化的最后一道防线,75万淅川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处,集山区、库区、边缘区、贫困区、移民区于一体,是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最大的县份,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区和淹没区,为兴建丹江口水库,淅川大量耕地被淹,移民后靠内安,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遥感调查统计,淅川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4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2%。
淅川县水利局局长肖国明告诉记者,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淅川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泥沙淤积降低了工程效益,生态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早在20年前,水土流失就已把淅川拉进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列。而水土流失造成大量的泥沙携带地表面源污染物进库入渠,严重威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
“把政绩融在清水中,把丰碑铸在青山上”。为服务南水北调建设,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淅川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用生态理念统揽全县工作大局,集全县之力,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1994年,“长治”工程开始在淅川启动实施。淅川紧抓机遇,坚持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并重,不断创新治理机制,开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境界。据统计,“长治”工程实施14年来,累计投资1.5亿元,先后对24条流域398.9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开展了综合治理,治理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提高。
不过,相对于1444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目前已经治理的不过1/4,如果按照以前的治理速度,还需约半个世纪才能实现有效治理。而已经动工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加快淅川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迫在眉睫。
不过,相对于1444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目前已经治理的不过1/4,如果按照以前的治理速度,还需约半个世纪才能实现有效治理。而已经动工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加快淅川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迫在眉睫。
机遇和挑战并存。刚刚启动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给淅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按照规划,该项目将治理淅川水土流失面积1370平方公里,总投资2.4亿元。淅川县水利局局长肖国明说,这些投资是1994年以来“长治”工程投资总和的1.6倍,其中国家补助资金将是“长治”工程14年总和的6.7倍,将给淅川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淅川也面临着解决好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群众要致富的难题,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调水、调好水,长调水”的考验。
作者:周长征 胡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