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11月5日讯(通讯员 丁月良)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近年来,项城市按照“大堤美起来,河滩绿起来”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河滩地的开发使用力度,使昔日光秃秃的黄沙滩变成了今日绿油油的良田,既保持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环境,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城市水利资源丰富,全市有大小河流21条,流域面积1552.3平方公里,滩涂面积达7万多亩。过去,由于产权不清,大部分滩地被长期闲置,造成植被破坏,水土资源流失严重。为充分利用“四荒”资源,该市按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经济、改善环境”的根本要求,积极鼓励农民开发利用荒滩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治水治坡与种植经济作物、开发农村经济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的新路子,实现了水土保持和农民利益共赢。目前,已有5.6万亩滩涂以低廉的价格承包给沿河村民耕种和管理,仅此一项农民年增加收入达1600万元。高寺镇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重点开发治理了汾河、曹河0.9万亩滩地,汾河滩已成功栽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0.5万亩,曹河滩已成功种植黄金西瓜0.4万亩。并进行了园林绿化配套建设,营造了高寺的“清明上河园”。全镇仅滩地治理综合效益年可创产值7000万元,人均可增收1000多元,成为该镇的绿色财源。同时,该市对72公里的泥河、谷河堤防种植了俄罗斯饲料菜、紫花苜蓿草、经济林等速生植物,使沙河堤防绿化植被保护率达到95%以上。对滩涂资源实施间作套种花椒、花生、中药材及瓜菜,既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亲切地称之为“绿色银行”。
北新河,是一条让项城人民几多欢喜几多愁的河流,它身兼防洪、排涝、灌溉等功能,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72.4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淤积严重,排水不畅,综合效益逐渐衰减。去冬今春,在水利部门勘测详实资料、积极奔走呼吁下,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凝全市之心,举全市之力,投入农建资金20多万元,彻底疏浚整治北新河,做好一篇“水”文章,为全市人民又送去了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的“幸福”生活。据悉,该项工程完成后,能使治理过的北新河具有20年一遇防洪、5年一遇除涝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灌溉功能,改善水土流失面积72平方公里,使北新河再次成为项城南部一条“黄金水道”。
据项城市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10条精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多平方公里,有1.5万业主或村民承包堤滩。同时,该市拟计划引进资金1.5亿元,对27.2公里的沙河和36.5公里的泥河进行综合治理,改造流域面积1065.5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沟河通四方”的局面。集花卉、中药材、杂果、蔬菜、育种及学习观摩、科学实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绿色新格局。
作者:丁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