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科研试验项目推广应用及合作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李顺彩 彭业轩
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湖北省秭归县,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1989年以来,该县水土保持局依托王家桥小流域与张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站,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收集各项目观测实验资料,研究探讨三峡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新模式,示范推广水土保持治理的新成果技术,在科研试验项目推广及合作交流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其中王家桥示范小流域的“连片坡改梯,规模发展名、优、特、新经果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库区环境容量的支柱产业型”综合治理模式,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可和充分肯定。1995年长江上游第七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六省一市的200多名代表参观后,一致认为“探索出了一条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新路子”,随后,奉节、郧阳、毕节、宜昌、兴山、巴东等地也先后前来参观借鉴。目前我县在12个乡(镇)普遍推广了这种模式,完成治理保存面积979km2,有3个乡(镇)规模发展优质脐橙16000亩以上; 4个乡(镇)连片发展板栗、梨子基地2000亩以上;在缺乏石料、难以建设石坎梯田的地区,开展“植物篱+经济林”治理模式,共定植植物篱2400亩354万株,这种新型防治模式,为三峡库区坡地改良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效解决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矛盾,实现了坡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试验研究中,“三峡库区坡地植被研究”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三峡库区紫色岩坡地改良与利用研究及示范”获宜昌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与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进行长期合作。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加拿大、德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授专家,也曾多次到王家桥试验站进行考察研究开展合作交流。此外,项目研究人员先后在《水土保持通报》、《地理研究》、《长江水土保持》、《湖北水土保持》、《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等专业杂志发表有关论文30多篇,有的获得了市以上的优秀科技论文奖,有的在两岸三地水保保持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由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和秭归县水土保持局联合出版的《植物篱水土保持技术》科技读本2005年已在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秭归县水土保持局、湖北省秭归县水土保持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