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绘就科研发展蓝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彭业轩 杜旭报道)秭归县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近些年来,秭归县水土保持局立足于王家桥小流域与张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站,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收集各项目观测实验资料,研究探讨三峡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新模式,示范推广水土保持治理的新成果技术,在水土保持科研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为进一步研究探讨本地区水土流失规律和复合农业技术的新途径,试验示范水土保持新科技,推广应用水土保持新的治理模式和经验。今后科研试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收集王家桥、张家冲小流域气候、水文和小区实验资料,增设张家冲小流域小气候观测和坡度小区(1组4个标准小区)观测实验项目,确保资料的连续和完整,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狠抓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落实与实施。秭归县王家桥小流域和张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站分别被列入全国典型小流域和监测点范围。主要承担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监测点、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包括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等三个层次中的监测点与典型小流域监测,采用实验测试、地面观测、遥感监测、数理统计等方法,每年对监测点与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进行监测,分析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效果。典型监测点监测设施主要包括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控制站。以现有监测设施设备为基础,通过统一监测指标和成果要求,规范监测方法,建立定点观测数据库,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防治效益;
三是开展“植物篱+经济林”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研究与示范的项目研究。我县耕地面积中,坡耕地占64.8%,如何实现坡地农业利用的高产出和产品多样化,同时又能防止土地退化和提高坡地生产潜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秭归县水土保持试验站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认为在因缺乏石料而无法坡改梯的地区,采用沿等高线布设植物活篱笆和在篱笆间推行农林复合系统的综合农业技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采用新银合欢植物篱笆技术改良紫色岩坡耕地被称之为实践中的持续农业,其投入少,操作方法简单,适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均十分明显。对于推动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坡地持续生产能力,扩大库区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三峡工程坝区的花岗岩地区,因移民迁建,人口密度增大,土地资源紧缺,坡地垦殖系数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利用植物篱固坎种植经济林,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移民环境容量,又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注入长江泥沙,达到延长三峡大坝使用寿命的目的;
四是继续加强科研项目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工作,完成三峡库区土质道路水文特性及其对流域水沙过程影响、三峡库区坡地养分流失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基于RS数据和MapGIS支持下的生态修复效益研究、三峡坝区三期工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张家冲小流域教学科研基地等项目的观测实验与资料收集,在科研基地建设、数据资料利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积极交流与合作。
作者:秭归县水土保持局、湖北省秭归县水土保持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