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发水保项目巧解“三难”迎来群众拍手称赞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初秋时节,走进阳城县寺头河小流域,阡陌纵横,果林丰茂,满山的绿色诉说着挡不住的喜悦。这是一幅阳城县水利水保局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治山治水的宏伟画卷。2006年12月,阳城县芦苇河流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启动实施,范围涉及芹池、寺头、町店三个乡镇56个行政村。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阳城县水利水保局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项目进展迅速,实施顺利。特别是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种地难、行路难、增收难的实际问题,受到项目区群众的拍手称赞:这项目真好,解决了我们多年的老难题,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太感谢人家水利局了!
一、农发项目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相结合,解决农民种地难问题
2007年,阳城县水利水保局在寺头乡朱村村实施坡改梯工程20公顷。在春季开始实施时,村民们认识不到位,有的担心误了下种,有的怕减产,有的不想投工整修地埂,项目实施遇到了阻力。县水利水保局、寺头乡政府、朱村村两委干部一干人决定典型示范。春季下种前完成了5公顷梯田的建设任务,治理前后的对比已触动了一些村民。当年7月29日,阳城县普降暴雨,项目区24小时降雨量高达110 毫米。这些新修的梯田由于施工质量高,埂坎结实,完全经受住了考验。粮食产量当年不仅没有减产,反而由于雨水充足,增产30%。而那些没有改造的坡耕地,在暴雨洪水的“洗礼”下,千沟万壑,跑水跑肥,庄稼根系裸露,何谈丰收!因此,在秋收结束后,发生了村民围堵村干部的场面,不是要上访告状,也不是要求调解纠纷,而是纷纷要求把自己耕种的坡地给推成水平梯田。村民张小卫激动地说:“政府出钱给咱把过去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2007年,寺头河小流域完成梯田建设80公顷,2008年春季下种前,当年规划的梯田建设任务已足额完成。
二、农发项目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
在寺头乡朱村村与黍地村的马甲自然庄之间,原本有一条土路相 连,同时也是一条田间道路。但是二00二年“村村通工程”实施以后,这条路上人少了,车也少了,路面越来越窄,道路两旁荆棘丛生。雨水的冲刷,导致路面坑坑洼洼;沟头的前进,导致路面多处中断。路两边分布着朱村、黍地两村二百余亩耕地,但谁都没有主动提出来去修。春耕运肥靠肩挑,秋收回粮用膀扛。农民们苦不堪言。特别是在这二百多亩土地中,原有一部分桑园,尽管产叶量大,但由于采摘劳动强度太大,农户渐渐放松了管理,桑树也逐年退化。在2007年初设计的时候,水利水保局体民情、顺民意,把这条路列入项目建设之中。推土机进场的时候,虽没有人欢呼鸣炮,但村民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拓宽路面需要占地、毁坏青苗的时候,没有人计损失,主动让出……
这是一条宽敞的道路,平整的道路。过去走路都怕歪了脚,怕路边的荆棘挂了衣服,现在农用车可以畅通无阻。肩挑膀扛的历史结束了。2007年秋天,路两边的二百亩耕地全部裁上了优质桑苗。朱村村一位退休在家,爱舞文弄墨的老人,高雅的为这条路命名:水保通衢。
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共建设田间道路5.5公里,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一些荒芜多年的土地重新焕发出生机。
三、农发项目与发展主导产业相结合,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
阳城县注重把实施农发水保项目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项目区的寺头、芹池、町店三个乡镇分别以蚕桑、花椒和核桃为主,坚持“一乡一品”,各具特色。蚕桑是寺头乡的传统产业,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文化意识浓厚,蚕桑是项目区群众稳定的收入。张家庄村是华北蚕桑第一村。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是项目区群众稳定增收的最佳途径。然而寺头乡相对偏僻,地下没有煤炭资源,地面企业又欠发达,乡镇可用财力薄弱,多年来蚕桑发展速度不快。乡政府有心无力。2007年农发项目支持该乡优质桑园建设,在投资体制上农发资金、乡政府财力各承担苗木费的50%,农户投工栽植、浇水、管护。为确保工程质量,县、乡、村三级采取了以下流程:一是规划范围的农户先预交苗木款押金;二是按标准整地,经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凭中间验收单领取苗木;三是栽植,浇水后埋土堆防冻;四是第二年春季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返还苗木款押金。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实现了平常意义上的“双赢”,而是多方受益:乡镇一级减轻了财政压力、水利部门超额完成了治理任务、主导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突出、老百姓的腰包必将更实更鼓。在项目的扶持下,寺头乡今年发展优质丰产密植桑园176hm2,全乡桑园面积达到860hm2,效益稳定后每亩桑园年可养蚕1.5张,收入1741万元,人均收入19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