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青海大通:水保建设映和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祁连山的南麓,土地面积309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78 Km2,海拔2280~4622m。该县作为青海省粮食生产基地和水源保护地,因严重的水土流失,频繁的气象灾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成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为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条件,支持群众脱贫致富,大通县委、县政府通过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抓紧抓实,转变水土保持工作新思路,坚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沟坡防治为重点,区域性、整体性、开放性为一体,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牢牢筑立起“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防护”的三道防线,以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已任,大力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时期水利部提出的生态建设多元化、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大通县生态建设突出亮点、铸造精品,夯实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筑造了山青、水秀、人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截止目前,已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5.28 km2,累计治理程度达到78%,其中完成水保造林30575hm2,种草11060 hm2,围栏封育5078 hm2,梯田22815hm2,建成治沟骨干工程26座,中小型淤地坝128座,土(石)谷坊748座,沟头防护155座,田间道路516.2km/303条,雨水集流5203眼,修筑防洪堤519km、塘坝2座、涝池7座,解决38848人、28189头(只)人畜饮水,发展庭院经济781.22亩,大田补灌5968.3亩。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结合全县“三北”防护林重点建设及国家退耕还林(草)科技示范项目,到“十五”期末,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间的24.3%上升到目前的38.1%,先后被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依托全县丰富的森林资源,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通过着力打造生态与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小流域,大通县老爷山和鹞子沟流域成为全省两大知名生态旅游风景区。同时,“十一五”期间,大通县桥头镇、城关镇、塔尔乡等11个镇2个乡的29个村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结合新农村建设也将陆续开展。水土保持为大通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实现了全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双赢。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田磊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