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巡礼之十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淤地坝成为区域多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孙广民)众所周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威胁着黄河下游的安全,并成为困扰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沟道泥沙进入黄河,已成为解决黄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得到了国家流域机构和各级政府的一致认同。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早在2003年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强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淤地坝’等多种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同时,水利部党组又把淤地坝建设列为中国水利建设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由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大规模实施建设,这充分说明,淤地坝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多赢的关键性措施,必将对黄土高原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土高原沟道治理实践证明,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一措多赢。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根本性和关键性措施。因此,坚持以生态型流域建设为目标,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经济和环境基础;以有效控制入黄泥沙为国家需求,确保黄河安澜;以流域为单元,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相结合;以综合整治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多种措施并举;以水沙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对稳定的坝系;以科技为支撑,科学规划和建设淤地坝,正确评价淤地坝的综合效益;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大示范区成片集中治理的指导思想,一直被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建设者和管理者所遵循,并在生态良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经济发展型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淤地坝建设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就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而言,淤地坝建设不仅着眼于拦沙造地形成稳产高产基本农田,而且一直与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密切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坡地退耕还林还草。长期以来,凡是有由淤地坝建设的地方,人们都能够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在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同时,尽可能使生态形态达到同类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下的良好水平。实践证明,凡是有淤地坝的地方,其林草植被也相对较好,这是因为淤地坝建设,增加了水肥条件,解决了群众的生计问题,解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推动了大面积植被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已成为该区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目标的战略性措施。由此看来,淤地坝建设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淤地坝建设为黄土高原地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和流域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需求,淤地坝建设坚持科学有序,优化设计,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建设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为节约土地资源提供了保障。淤地坝运行前期作为水源工程,小流域坝系中部分骨干坝作小水库使用,能够有效蓄积、利用地表径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解决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新淤成的坝地,通过配套建设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坝地盐碱化和沼泽化,使之成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在促进坡面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为解决当地农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坝地利用上,通过采用科学的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沟垄种植和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和资源节约型区域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淤地坝建设为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以科学论证、完善和布局合理的淤地坝建设规划,促进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各级水土保持业务部门的基本要求。以骨干坝和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有期限地出让工程使用权和放开工程建设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经营,已成为各地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根据对青、甘、宁、蒙、陕、晋六省(区)81座骨干坝运行管护情况进行的实地调查,淤地坝产权主要归乡村所有。管护模式大致可分为乡村管护、承包到户管护和拍卖租赁管护三种。对于近期具有开发效益的骨干坝则实行承包到户管户或拍卖租赁管护。陕西延川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建一座坝、治一条沟、控制一方水土”的思路,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山西全面推行“护坝田”制度,每座淤地坝建成之后,按照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由流域管委会从新增农田中划出10—15亩土地由乡镇水管站进行经营,收入用于淤地坝管理和维护,实现以田养坝、以坝护田的目标等,均走出了一条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的创新之路,淤地坝建设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组织策划: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