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培育出新型牧草治理三江源区“黑土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海省畜牧兽医学院草原研究所成功培育出一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熟禾”。 专家认为,这种草种可用于治理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
三江源地区指的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高原。受高海拔寒冷气候以及长期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三江源地区的天然草地退化、沙化严重,尤其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近年来呈扩大之势。所以“黑土滩”,指的是高寒草甸因退化而形成的裸露化之地,研究认为它是由于气候暖干化及局部过度放牧、鼠害泛滥而形成的。在三江源区的1.5亿亩退化、沙化草地面积中,“黑土滩”面积就达到7000多万亩。
据了解,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培养成功的新草种——“青海草地早熟禾”,是科学人员将野生草地早熟禾经过人工驯化、栽培而选育成功的,这种草可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区完成整个生育期的生长,栽培第二年株高可达70厘米以上。同时,这种草还具有发达的根茎繁殖能力,而且草质柔软,产量高,是高寒草甸区放牧的优质牧草。
目前,“青海草地早熟禾”已被中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野生栽培品种,青海省科技人员也已将这一新型草种在三江源地区“黑土滩”分布区进行扩大试点栽培,并进行种子选育。未来几年内,这一新草种的推广有望使三江源区的“黑土滩”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