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山清水秀彰显小流域治理巨大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来自赣州市水保工程减灾成效的调查报告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是指以小流域四周分水岭为界,不受行政区划(县、乡、村)的限制,从分水岭到坡脚,从沟头到沟口,从上游到下游,对山、水、田、林、路、村进行全面规划,实行治理、开发、保护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国家水利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倡导的治理模式。长期的实践证明,该治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对全国各地加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情况
    赣州市遵照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有关水保生态建设的要求,长期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彻底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夯实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十多年来,全市开展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395条,小流域总面积11338.3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943.69万亩,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3%。我们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做到治理、开发、保护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工程、生物、耕作措施并举,把小流域建设成为生态和谐、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各业协调发展的自然生态体系。已治理的小流域,大都建成了当地“三高农业”、“特色农业”示范样板区,生态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明显。其中有36条小流域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小流域”。
    赣州市的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多年以来,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洪抗旱减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全市水保部门从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对全市395条重点治理小流域的治理成效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从定量方面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显著的防洪抗旱减灾成效。
    (一)生态效益
    小流域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后,水保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发挥了很好的蓄水保土、防洪抗旱、恢复植被等功效。由于小流域内实施了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水保坡面工程、沟道治理工程等,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地表径流,蓄水保土效益非常显著。具体成效:
    区域内年均拦沙量为1515.78万吨,较1992年治理前680万吨提高了835.78万吨;年均增加蓄水量16759万立方米,较1992年治理前的4500万立方米提高了12259万立方米,水库、山塘的蓄容量增加;395条小流域河床年均下降4.72厘米,全市主要的1级、2级支流河床平均下降52-86厘米,“落河田”减少0.262万亩;在日降雨150毫米时,区域内每平方公里地表径流量比1992年治理前减少40.3%,地表径流转变为地下径流明显,新增地下泉眼6.58万处,起到较好的“雨季能吞,旱季能吐”的调蓄功效。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多年来未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旱情,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在治理区内,旱涝保收面积增加45.73万亩,旱地改水田面积12.64万亩,单季稻改双季稻面积14.96万亩,农田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区域内植被平均覆盖率达80%,较1992年治理前的47%提高了三十多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的程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强度流失向中度流失转变,中度流失向轻度流失或无明显流失转变,每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以上,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地力,为促进当地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许多治理后的小流域已重现了珍稀鸟类等动物群落。
    (二)经济效益
    赣州市的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始终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相结合,开展了大规模的立体开发性治理。在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内,把水保治理与“三高”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兴办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据统计,在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内,全市共兴建具有规模效益的水保果业基地340个,开发治理面积79.93万亩,发展经济果木林26.5万亩,年均产值在8亿元以上,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赣南脐橙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水旱灾害的减少和牧草面积大量增加,又推动了全市水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过去因水土流失严重而洪涝干旱灾害频繁的小流域,如今是山清水秀,各业协调发展,被群众称之为“生态之源”、“致富之源”。
    (三)社会效益
    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流域内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提高,对周边乡、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了面上的水保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水保综合治理还为项目区内的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解决了诸如河岸崩塌、人畜饮水、矿区尾砂危害、“四料”俱缺等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心头之患。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工程在我市深受广大干群的欢迎和好评,激发了广大群众治山治水、治穷致富的积极性,他们称赞水保综合治理工程是党的“民生工程”,是利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德政工程”。
    信丰县楼下、河子背、和丰、坝高、长生、沛东、七里、长岗等8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体现在:
    1、蓄水保土效益。调查的8条小流域经单项治理措施小区监测资料和沟道拦沙工程观察数据分析计算的保土效益,同1997年治理前相比,年土壤侵蚀量由4565吨/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942吨/平方公里,年拦蓄泥沙37.52万吨,减沙率达79.4%;年增加蓄积量2109.02万立方米,保水效率为28.9%。
    2、生态效益。①动植物群落发生变化。地表植被覆盖率由1992年的30.1%提高到目前的89%。林草和果园面积大大增加,使原来的荒山荒坡建起了绿色屏障,自然生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涵养水源。地表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增加降水和地表迳流向土壤的入渗量,山地涵养水源整体能力大大增强,过去许多干涸的泉眼,如今又冒出水花,小溪细水常流。2003年6-8月,该县出现了近50年罕见的炎热高温天气,持续2个多月,全县旱情严重。而经1998-2002年实施重点治理的12条小流域,据调查,在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各项水保措施发挥了其独特的抗旱作用,旱灾显著减轻,有的甚至没有发生旱灾。如楼下小流域的嘉定镇金龙村小乌坑有位50多岁的刘汉培老农说:当年这场旱灾从我记事起就未遇到过,我们屋场门前这条坑,以前没有搞水土保持的时候,整条河里淤积满了泥沙,河水断流,每到夏、秋季节超过10天没有雨下,家家户户就得在小溪河床中间挖个大坑待慢慢渗满水后用水桶把水担入农田里,河中到处是坑坑洼洼,而春季雨水来时,洪水淹没农田,粮食亩产仅有250公斤左右。现在好了,上游支沟里筑了拦沙蓄水工程,山上修了梯带,种了果树,播种了牧草,栽了木荷、枫香、胡枝子等水保林,地表植被恢复了,泉水又冒出来了,河里经常又有水流了,抢水争水现象很少发生了,粮食亩产增到了400公斤,水土保持措施起到大作用,效果真好。
    3、社会效益。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条件得到改善,兴修了水利,改良了土壤,使土壤蓄水量明显增多,有486公顷农田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175公顷。②抗灾减灾能力增强。2006年6月8日,该县古陂、新田、嘉定等乡镇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日降雨量达175毫米,导致山洪爆发,全县受灾人口达43万人,倒塌居民住房1.5万间。洪灾过后,县水保部门选取了位于嘉定镇境内的楼下、七里、长生小流域实地调查统计,由于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小流域内的河堤完好无损,受灾农田仅占流域内农田总面积的3.8%,修筑的拦沙坝、山塘、谷坊完好率达96%。各条小流域的行洪能力增强,沿河两岸农民住房免遭被淹,公路、桥梁得到保护。
    赣县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坚持植物与工程并重,推行“山顶带帽子,山腰系带子,沟底穿靴子”的沟坡兼治生态模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小流域生态保障体系。具体做法是:在山顶大力植树造林,营造帽状结构植被群落,建设水保防治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在流失区域的坡面上,结合开挖水平沟、水平台地等工程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营造水保林或经果林,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建设水保防治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在沟道内修建谷坊、塘坝、拦沙坝等拦蓄工程群体,建设水保防治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拦截径流,控制暴洪,保障小流域防治体系稳定,同时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通过这种沟坡兼治模式,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如大均小流域治理前植被稀少,地表裸露,一下大雨泥沙流入农田,冲毁庄稼,淤积溪河,造成洪水泛滥,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通过1999年至2002年的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4600多亩。如今泥沙基本上不下山,溪河里的浊水变成了清流,昔日的“老头松”也变得绿嫩起来,当地农业生产连年翻番,已无防洪抗旱之虞,人均收入增长率高出周边地区30%以上。
    石城县自1993年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县以来,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治理理念,使治理区形成了多功能的水保综合防护体系。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93年项目实施前的50600公顷减少到目前的39159公顷。二是蓄水保土效益明显。治理区径流系数由治理前的0.67下降到目前的0.53,下降了20.9%。土壤含水量提高10.9%。增加旱涝保收面积2389.2公顷。降底了河床径流的丰枯比。全县土壤侵蚀量从治理前的270万吨减少到目前的207.5万吨。三是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山间小气候得到改善,促进了多种山地植物的生长,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由治理前的39.6%提高到目前的87.9%。四是水旱灾害减少,防洪减灾能力增强。据调查,入河泥沙减少了47.8%,琴江河河床平均下降49厘米,行洪断面扩大了近61平方米,与治理前相比,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洪峰水位降低了近1米,洪峰流量减少了81个秒立米,且洪峰到达观测断面的时间,也比治理前相同降雨条件下晚4-5个小时。
    宁都县东坑河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抗旱减灾成效。综合治理效益:①生态效益明显。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的山地、植被拦截降雨和地表迳流的能力大大增强,减轻了水土流失。流域内的桥下垅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从治理后的第二年(即2001年)开始,其径流系数逐年减小,说明因降雨而产生的径流量在逐年下降,也说明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的作用正逐年显现。同时,新建的各项水保工程,能有效地延缓径流时间,很好地起到防洪抗旱作用。如流域内的武朝村,2002年6月15日出现了百年未遇降雨,全村的农田和水利工程基本上未受灾害。而小流域界处的一座山塘,仅相隔一座山,因山塘集雨区未实施水保防治工程,结果被洪水冲毁。2003年该村又遇上了几十年未遇的旱灾,年降雨量仅1113毫米,但其最小径流量与2002年几乎一样,山下仍有泉水,塘坝仍有蓄水,小河仍有流水,所有农田全部种上了二晚。而比此灾情更轻的1986年,年降雨量1246.8毫米,小流域内却泉水枯竭,溪水断流,大多数农田遭受旱灾,80%的农田无法种植二晚,直接经济损失27.8万元。②社会效益显著。由于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防护功能的作用不断增强,流域内山间泉水不断增多,有15公顷农田由单季稻田变成了双季稻田,有12公顷旱地变成了能种水稻的水田,特别是干涸多年的虎咀垇泉眼,又重新喷出泉水,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改水工程,为120户农户的自来水提供了优质饮用水源。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彰现。流域内到处是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金稻遍地、果树满岗的田园风光。流域内开发的脐橙园,解决了附近农村近600个剩余劳力的就业。
    以上类似的调查事例不胜枚举,却共同彰显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巨大的减灾成效和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水保工程减灾成效结论
    从全市这次水保工程防洪抗旱效益调查来看,水保工程的防洪抗旱减灾效益是巨大的,且不同的水保工程措施都具有较高的拦沙、蓄水、保土功效。据观测估算,我们得出如下效益定额:
    每公顷水保林草,年保土量为45吨,年保水量为2800立方米;
    谷坊每立方米的容量可年保土0.5吨,年保水1.5立方米;
    拦沙坝每立方米容量可年保土1吨,年保水100立方米;
    梯田、台地每公顷年保土60吨,年保水5000立方米;
    山塘每立方米库容可年保土0.01吨,年保水0.5立方米;
    竹节水平沟每米年保土0.01吨,年保水0.1立方米,约120米的竹节水平沟可控制1亩强度水土流失,拦沙蓄水率达80%以上。
    由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点多面广、沟坡兼治、层层拦蓄的特点,在防洪抗旱减灾方面具有“薄积厚发”的潜能。这种潜能在人们同防洪抗旱、减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功效非常大。因此,水土保持是治理江河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江河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的治本之策,是丘陵山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山区经济的生命线,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赣州市水土保持局   曾志勤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