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沟小流域为青海省小流域治理树立了典型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寺沟小流域是典型的东部干旱山区。由于长时期受到水流切割,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形,呈现黄土高原中期侵蚀地貌,气候干燥,土质疏松,易受侵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总面积69.1Km2,水土流失面积67.60Km2,占流域总面积的97.8%。沟壑密度为3km/km2,全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1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顽强地与大自然做斗争,艰难地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开辟梯田,在山坡上种植耐旱植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水土流失治理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广种薄收依然是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综合治理规范措施欠缺,没有形成规模,建设标准低,投入少,农林建设科技含量低。生活在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在盼望着家乡面貌的改变,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幸福的生活。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是挡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寺沟小流域自2001年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来,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和当地群众的艰苦努力,积极投资投劳,共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资金1280.3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7.29万元,群众投劳折资873.07万元。截止2006年流域内共完成治理面积3964.62hm2。其中完成基本农田1052.53hm2,混交林14.5hm2,灌木林2020.51hm2,种草877.08hm2,治沟骨干工程2座,小型淤地坝24座,谷坊43座,沟头防护12处,水窖95眼。流域内的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8.7% 提高到50.8%,治理度由原来的15.1%提高到 73.7%。农民人均基本农田由0.059hm2/人提高到0.132hm2/人。截止2007年底粮食单产由治理前的2244kg/hm2提高到3019.3 kg/hm2,人均产粮由320kg/人提高到368kg/人。总产值由治理前的1555.9万元增加到3361.5万元。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941.99元/人提高到现在的2155元/人,提高了1213.01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了“粮增产,钱增收,山变绿,水变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水土流失治理目标。进一步促进了小流域治理的深化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寺沟小流域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了“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率为目标,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之路,开展了上规模、上档次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在组织领导、科技投入、项目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了环境支撑和保障,为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小流域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流域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分体现了项目区建设全面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扩大环境容量,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展了小流域经济,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等条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生态基础,体现了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理念,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树立了典型,也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治理处供稿)